第一百一十四章 占领汉中(1/2)
赵云汉水一战成名后,刘备军气势如虹,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如汹涌的潮水般一路向前,势不可挡,直逼汉中郡城之下。
曹操早就料到汉中乃兵家必争之地,极具战略意义,因而在此地部署了大量精锐兵力,严加防守。
汉中郡城的城墙高耸入云,坚如磐石,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其难以攻克的特性。城内粮草堆积如山,曹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严阵以待,那股子精气神仿佛能将任何来犯之敌拒之门外。
刘备在城外安营扎寨,营帐连绵起伏,气势恢宏。他站在营帐前,抬头凝视着眼前这座固若金汤的汉中郡城,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却照不进他满心的忧虑。
正在此时,谋士洛川稳步上前,双手抱拳行礼后,沉稳地进言道:“主公,您看这汉中郡城,防御工事如此完备,易守难攻之程度远超想象。倘若我们贸然强行攻城,且不说这高耸的城墙难以逾越,光是城墙上曹军的箭雨与礌石,就会让我军付出惨痛的伤亡代价。依在下之见,不如采用围而不攻之策,派遣重兵牢牢守住各个进出的要道,彻底切断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曹军粮草耗尽,必然军心大乱。等到那时,我们再发起攻城之战,便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刘备听着洛川的分析,眼中渐渐露出了认可的神色,微微点头,心中暗自称赞此计甚妙。
刘备当机立断,立刻修书一封,选用军中最快的骏马,命得力的士兵快马加鞭送往成都。
书信中,他详细地告知诸葛亮当前在汉中郡城前的局势,言辞恳切地让诸葛亮在后方全力筹备粮草,以满足长期围困所需。
诸葛亮在成都接到书信后,面容凝重,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如山。他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着手安排各项事务。一方面,他召集益州各地的官员齐聚一堂,言辞严肃地督促他们务必加紧征收粮草,不得有丝毫懈怠。
对于那些办事不力的官员,诸葛亮晓以利害,恩威并施,使得众人不敢敷衍塞责。
另一方面,他亲自组织民夫,奔赴各地修缮运粮的道路。那些崎岖不平的山路,在民夫们的辛勤劳作下,逐渐变得平坦宽阔,确保了粮草能够顺利无阻地运往前线。
同时,诸葛亮不辞辛劳,亲自前往各个粮仓视察。他仔细地查看每一袋粮食的储备情况,对粮草的调配进行了合理且精细的安排,杜绝了任何可能出现的浪费或贪污现象,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用到刀刃上。
曹操在许昌得知刘备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且诸葛亮在后方紧锣密鼓地筹备粮草的消息后,心中暗忖不妙,也开始与麾下谋士们谋划应对之策。
他深知长期围困对自己极为不利,一旦城内粮草告罄,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曹操秘密派遣心腹使者,乔装打扮后暗中联络周边的势力,许以重利,试图从外部对刘备的围困进行反制,打破这一僵局。
与此同时,曹操还加急传令城内的曹军,加强城防工事的修缮与加固,增添更多的防御器械。
并且,他严令曹军将士节约粮草,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同时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鼓舞士气,让他们耐心等待时机突围。
日子在双方的僵持中一天天悄然流逝。刘备军严格按照洛川的计策,如同铁桶一般死死围住汉中郡城,将士们日夜坚守岗位,警惕地注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不放曹军一兵一卒出城。
城内的曹军起初因粮草充足,并未感到太大的压力。然而,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被困在城中犹如困兽一般,逐渐开始出现人心惶惶的局面。
士兵们每日望着那高耸的城墙,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日益增长,私下里开始议论纷纷,士气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低落。
而刘备军这边,由于诸葛亮在后方筹备粮草得力,供应源源不断,士兵们吃得饱、穿得暖,士气高昂,对长期围困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他们在营地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日常的操练,时刻准备着迎接最后的总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局面看似陷入了无尽的沉闷与胶着之时,突然,一道快马传来的加急情报打破了平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