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段频出(2/2)
曹仁这边,一边督促士兵加固城防,增高城墙,加厚城门,在城墙关键处增设暗堡,以便隐藏弓箭手突袭蜀军;另一边,派使者快马加鞭向附近曹军据点催请援军,并征集周边百姓的粮草物资,以充实城内储备。
又过了些时日,关羽再次兵临宛城城下。此次他改变战术,先命士兵用投石车向城内抛射大量浸油的火球,引发城内多处起火,扰乱曹军心神。趁着城内混乱,蜀军推出特制攻城车,车顶覆有浸湿的牛皮,不惧曹军的热油巨石,直逼城门。同时,轻装步兵携带沙袋,迅速冲向壕沟,试图填平通路。
曹仁见状,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他令城内士兵集中力量扑灭大火,防止火势蔓延,同时调集精锐部队,在城门后准备抵御攻城车的冲击,又派出敢死队,从侧翼突袭填壕沟的蜀军。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四起。
蜀军虽攻势猛烈,但曹军凭借坚固的城防和顽强的抵抗,再次稳住了阵脚。攻城车在城门处遭受曹军的顽强阻击,难以突破;填壕沟的士兵也被曹军敢死队的突然袭击打乱了节奏,死伤众多。
关羽见战事陷入僵局,心中焦急万分。他纵马来到阵前,亲自督战,鼓舞士气。蜀军士兵见关羽亲临,顿时精神大振,再次发起冲锋。然而,曹军的抵抗依然顽强,双方激战至黄昏,蜀军仍未攻破宛城,只得再次退兵。
经此一役,双方均损失惨重,但宛城依旧在曹仁手中屹立不倒。关羽回到营帐后,深知此战的艰难远超预期,但他兴复汉室的决心愈发坚定,遂与洛川等将领日夜谋划,寻找曹仁的破绽,等待下一次进攻的时机,而曹仁也时刻警惕着关羽的再次来袭,不断加强宛城的防御力量。
关羽与洛川等将领回营后,众人皆因连番攻城受挫而心情沉重。
洛川沉思良久,拱手向关羽进言:“将军,如今强攻已然难破宛城,曹仁防御森严且援军将至,我军不可再一味强取。兵法云‘攻心为上’,宛城百姓久历战乱,苦不堪言,若能使其心向我军,城内曹军军心必乱,届时破城有望。”
关羽手抚长须,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点头道:“此计甚好,只是如何施行,还需细细斟酌,切不可弄巧成拙。”
洛川应道:“将军,可先命士兵在城外扎营,围而不攻,减少对百姓的直接威胁。同时,令善言辞者于城外高声宣扬我军乃仁义之师,前来推翻曹魏暴政,救百姓于水火。再将写有曹军恶行与我军仁德之举的传单,用箭矢射入城内,让百姓知晓真相。对于城中因战乱而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难民,我们可在城外设立粥棚,施粥救济,彰显我军的悲悯之心。”
关羽当即传令下去,依计行事。数日后,宛城城外出现了几座粥棚,炊烟袅袅,蜀军士兵井然有序地向聚集而来的难民发放米粥。
城外的呼喊声也此起彼伏:“蜀汉之军,吊民伐罪,宛城百姓,勿惧勿忧!”传单如雪片般飞入城内,城中百姓纷纷传阅,私下里对蜀军的言论渐多。
曹仁在城中得知此事,心中暗忖不妙。他一方面加强城内的舆论管控,严禁百姓私藏和传播蜀军传单,增派士兵巡逻,防止有人与城外蜀军勾结。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开仓放粮,安抚百姓情绪,以免人心浮动。然而,长期的战争使得城内粮草本就不充裕,此举虽暂时稳定了部分民心,但也加剧了曹军的物资压力。
城外的关羽见城内有所动静,继续加大攻心之势。他命士兵在夜晚于城外奏起大汉的乡音雅乐,勾起城内百姓的思乡之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同时,还让一些曾经深受曹魏盘剥的百姓现身说法,讲述自身遭遇,引得城墙上的曹军士兵也心生感触。
随着攻心之策的逐步推进,宛城城内的局势愈发微妙。百姓们对蜀军的态度悄然转变,曹军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动摇的迹象。曹仁虽竭力维持,但面对关羽的攻心战术,也渐感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