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50章 谜题破解了,却毫无头绪(1/2)
李半夏嗯了一声。
姜绾闻言笑得更加灿烂。
她说道:“没关系,再重新配一批也还来得及。”
李半夏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诧地看着她。
姜绾说:“这些药也没有规定什么时候给他们吧?”
“如果把这些药都毁了,肯定还会来得及再做新的吧。”
李半夏点了点头说道:“来得及,因为这个都没什么标准的。”
“毕竟是乔连成是准备过去边境的时候用的。”
“他准备12月初走,现在看还有20来天呢。”
今天刚刚12月1号,可不就是20来天呢。
姜绾信心满满地说道:“那行。”
接着她在李半夏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李半夏瞪大眼睛看着她,但片刻后,又忍不住勾唇笑了起来。
姜绾拿着那张纸很快离开了。
回到家后,把纸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开始研究起来。
这两个字写得曲了拐弯的,实在是很难辨认。
无奈之下,她只能拿着笔模仿着老头下笔和停下的动作,以及笔画的走势,开始研究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
贾海霞忙完了事,中午回来的。
姜绾现在还大着肚子。
尽管4个月了,贾海霞不想让她太过劳累。忙完了事就尽量赶回家做饭。
今天古董协会开会。
她也不耐烦和那些老同志们东掰西扯,所以会议一结束就急急忙忙往回赶。
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姜绾正在研究一张纸。
贾海霞凑过来看了看,瞧见了纸上面的东西。
贾海霞疑惑地问道:“你这是学会画画了吗?怎么画的全都是线条啊。”
姜绾摇头回答:“不是。”
“这是一个脑血栓患者给我写了一个名字。”
“你看这俩字念啥?我到现在没研究明白了。”
贾海霞把那张纸拿过来,看了看。
上面的笔画还挺多的,歪歪曲曲,七扭八拐还真就有些不好认。
她沉默片刻,拿过笔来在旁边写了两个字:聽夲。
姜绾把纸拿过来仔细地看了看。
“聽夲?听夲!”
她尝试着读了一下。
贾海霞点了点头。
“第1个字的确是听的繁体字。”
“不过这两个字相差实在是太多,一般不会有人往这个上面去想。”
“我想不通的是,第2个字是怎么回事?”
贾海霞说道:“《说文解字》中记载:夲,进趣也。从大从十。大十,犹兼十人也。进之疾如兼十人之能是夲之范式,也就是说,夲是代表进取向前的意思。”
“用这个作为名字,起码要几十岁了。”
顿了顿,她又说道:“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年纪起码要在五六十岁以上。”
“他绝对是在民国时期,家事背景还不错的情况下出生的。”
“普通老百姓取不出这个字做名字。”
这时她才想起来追问道:“你是从哪里拿到这两个字的?”
姜绾抬头看向她,嗫嚅着嘴唇好半天说了一句:“是爷爷告诉我的。”
贾海霞蹙了蹙眉头问道:“高老爷子?”
姜绾无奈地嗯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