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小说 > 我在英超造豪门 > 32 首冠

32 首冠(1/2)

目录

当杨诚打来电话时,夏晴还以为是要询问关于薪酬计划的事情。

原来只是邀请她到加迪夫观看这场决赛。

由于是周日下午,她欣然应邀。

这是她第一次到现场观看足球比赛。

球迷很少,场内座位很空。

可当贝斯沃特中国人进球的那一瞬间,整座球场的气氛就像是被点燃了的火药桶。

直接就炸了!

这让坐在看台上的夏晴非常震惊。

现场看球,跟电视转播,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

坐在一旁的,杨诚的母亲李红英留意到了夏晴的神色变化,心中暗笑。

她知道,夏晴是杨诚的学姐,大了2岁,还是牛津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

因为要跟茵宝洽谈合作,涉及到彼此交叉持股的问题,昨晚杨诚就把夏晴推荐给了父亲。

李红英全程陪同,发现夏晴对业务的预判能力和敏感度都非常出色。

最重要的是,她情商和智商都非常优异,一直都是那种心平气和的语气,从容自信的姿态,令人如沐春风。

杨建国打拼了大半辈子,阅人无数,只是见了一面,对她的评价就非常高。

李红英在生意帮不上忙,但她可以做好一些后勤工作。

那就是招呼好夏晴。

距离她们不远的地方,杨建国和林中秋,以及布莱克浦的高层,一起陪着英足总首席执行官帕利奥斯,执行董事戴维斯,一起观看这场比赛。

赛后,帕利奥斯还要为冠军颁奖。

……

麦克马洪到底是成功的职业球员出身,丢了球,一点也不慌乱。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

尤其是当他看到,贝斯沃特中国人在重新开球后,继续抓着库伊德这个点在穷追猛打。

前利物浦中场当机立断,马上做出了调整。

第51分钟,布莱克浦率先换人。

34岁的老将西蒙·格雷森换下了库伊德。

西蒙·格雷森的整个职业生涯,长期效力于英超,从利兹联到阿斯顿维拉到布莱克本。

年纪大了之后,他才自由转会到布莱克浦养老。

胜任右边后卫、中卫和后腰,格雷森有着非常丰富的比赛经验。

他一上场,立马就堵住了右路的防守短板。

杨诚也立马跟着调整,用兰伯特和基特森组成两名高中锋,顶在了最前面。

里贝里出任前场自由人角色。

马丁·罗兰德和莫德里奇负责在里贝里身后支援。

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里贝里的攻击火力。

果不其然,法国刀疤脸从第60分钟开始,彻底成为了球场上最引人注意的球员。

他一会儿在左路拿球突破,搅得布莱克浦的后防线人仰马翻;一会儿在中路跟莫德里奇配合,摆脱防守后,送出妙传。

而就在第73分钟的时候,里贝里在右路带球突破了汤米·赞斯祖,沿着大禁区线横向带球,传给了莫德里奇后,自己直插防线身后的大禁区。

莫德里奇心领神会地送出了一脚手术刀般的直塞球,精准地给到了里贝里的脚下。

法国人一停,一扣,晃过了埃利奥特后,起脚打门命中。

2比0!

杨诚在场边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声喊着里贝里的名字。

现场的贝斯沃特中国人的球迷也同样激动莫名。

两球领先!

这场比赛基本稳了!

而且,里贝里的这个进球实在是太漂亮了。

莫德里奇传得好,法国人停得更好,随后扣球过人和起脚打门,也非常的冷静。

“这头顺毛驴只要捋顺了,真的太强了!”

杨诚笑哈哈地赞道。

布莱恩·基德也是欣喜若狂,连连点头。

虽然他很欣赏莫德里奇,但克罗地亚人是控制型中场,更多是扮演幕后角色。

里贝里不同,他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这也让布莱恩·基德更加佩服杨诚的眼光。

不说别的,就这份选人的眼光,组队的谋略,哪怕是放眼英格兰足坛,有几个人具备?

以球队目前这套稳定的战术框架和阵容,只要不出意外,下赛季到了英冠,依旧非常有竞争力。

……

当里贝里攻入第2个进球时,比赛大局已定。

但麦克马洪明显不这么想。

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换人,用高中锋马特·布林克霍恩换下了迈克·谢伦。

然后又换上了利姆·理查森等边路球员。

于是,布莱克浦积极在两条边路组织策划进攻,再传中到中路找约翰·墨菲和马特·布林克霍恩。

可这样的战术打法很难对贝斯沃特中国人形成威胁。

第84分钟,赫德尔斯通在大禁区外围抢断,传球给了左侧的卡帕尔迪。

卡帕尔迪在马丁·罗兰德的支援下,沿着左边线带球长驱直入。

到了禁区左侧,卡帕尔迪窥准机会传中到了小禁区前沿。

兰伯特、基特森,还有布莱克浦的中卫们都去抢。

当这群高个子猛男们全都撞在了一起。

兰伯特抢到了第一落点,但他的头球攻门被门将挡了一下。

禁区内一片混战。

在慌乱之中,中卫弗莱恩仓促解围,结果打在了基特森的腿上,没有飞远。

行踪犹如鬼魅一般的里贝里抢在所有人之前,抢先一步追了上去,一脚贴地斩,将球再度送入了布莱克浦的球门右下角。

“球又进啦!!!”

“弗兰克·里贝里上演了梅开二度!”

“3比0!”

“贝斯沃特中国人的表现非常出色,进攻很有层次。”

“里贝里的嗅觉非常敏锐,反应能力也很强。”

“现在距离比赛结束不到10分钟,布莱克浦已经很难扭转局势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