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求求你们别还钱 > 番外4曹魏穿越成皇帝?开局就退位?

番外4曹魏穿越成皇帝?开局就退位?(2/2)

目录

那可是对自己客客气气的。

从来不对自己动手,永远都是礼贤下士的态度。

可现在怎么生了一场病,就变性了?

不但对自己轻则动手,重也动手,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你还我过去的陛下!”黄子澄在心里呐喊着。

朱允炆可没空理会黄子澄。

重新坐好后,继续寻思起了人选。

当下大明王朝最能打的是谁?

那肯定是自己的叔叔朱棣。

要不是历史稍稍发生了改变。

北方的外族快速统一,并且入侵大明。

当下估摸着朱棣已经在造反的路上,随时准备把自己赶下皇位。

“你们说我四叔燕王朱棣怎么样?”

“!!!”齐泰跟黄子澄同时一惊。

实在没想到朱允炆会说出这个名字。

就算历史发生了改变,但是两人依旧是想着要削藩的。

现在如果重用朱棣,等他拿了更多的军功。

日后削藩怎么办?

会不会有更多的将士投靠朱棣?

到时候镇压不住,朱棣造反了怎么办?

“不可啊陛下!绝对不能去让燕王领兵!”齐泰率先喊了出来。

黄子澄在边上细细想了会:“陛下,臣听闻燕王最近好像惹上了邪祟之物,精神变得不正常,就算当下去恳求燕王领兵,恐怕燕王也是无能为力。”

“邪祟之物?精神不正常?”朱允炆想到了什么。

还记得没穿越前,历史上记载。

燕王朱棣,为了偷偷造反,减少朱允炆对他的怀疑,就曾今有过装疯卖傻一说。

现在给自己来这一出,难道说他燕王早就猜到朱允炆可能会恳求他?让他出兵镇压北方外族?

还是说这位燕王另外有所图,在图谋更大的东西?

“不可能,燕王不可能这么傻,这明明是一件对他有利的事,他不可能装疯卖傻。”朱允炆摇了摇脑袋。

继续深思了片刻。

好似猜到了什么。

如果朱棣是在等外族攻破长城防线,进入中原地带。

他再以天神之姿,领兵大破贼寇,会不会比他守住关口,打赢这次战役更能让天下人知晓他朱棣?

更能让原先的朱允炆不敢动他?

甚至如果威望足够,他还能以靖难的借口,提前起兵入主京城,干掉原先在前线指挥失利的方孝儒,然后再以奇怪的借口弄死自己!提前让他当皇帝?

“嘶…”朱允炆倒吸一口凉气。

他确实想在打退外族入侵以后退位没错。

但是还不想死。

这好不容易重生一会,要是还没干什么,或者爽一下,就莫名其妙的死了,也不知道下辈子会投胎到哪里去。

再加上他绝对不能让外族攻破防线。

毕竟他还是不敢赌。

如果外族突破了大明将士们的防线,他朱棣没守住怎么办?

提前迎接满清政权?

开什么玩笑,我大明就这么不堪一击?

“不行,看样子我这四叔依旧很让人不放心。”朱允炆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

思来想去,好像只剩下一条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4朕要带着大聪明去送死?

“陛下说什么?”齐泰以为自己听错了,再问了一句。

毕竟朱允炆在众人的印象里很弱。

武力值太弱了。

怎么可能会想着亲自上战场。

“朕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允炆这次的音调提高了不少。

当下!他不得不这么做。

四叔燕王朱棣靠不住。

早先跟随太祖打天下的优秀将领们,自从自己的老爹朱标去世以后,都被杀疯了的太祖朱元璋连根拔起,剩下的这批人好像真没一个拿得出手的。

至于其他叔叔、藩王。

估摸着都抱着跟朱棣同样的想法。

就怕到时候在前线立了功,自己这个大侄子翻脸不认人,回头就给人家砍了,抄家,削藩。

“陛下不可啊!你乃万金之躯,怎么能去那种地方!”黄子澄大声劝道。

他是真心不想让朱允炆去前线。

毕竟那地方战火连天。

万一一个闹不好,朱允炆这柔弱的身体,还真就得死在前线。

之后他们这些臣子该怎么办?

万一藩王借机这个时候起义了怎么办?

这好不容易见到活着的朱允炆,可不能让他再死过去。

“都别说了,朕意已决,朕要去前线,谁要是敢拦着,朕诛他满门,十族!”朱允炆大声讲道。

他去前线,除了要守住国门之外,还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自己这次在前线遇上点小麻烦。

受个小伤什么的,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是不是就需要好生休养一下?

在修养的这段时间,他完全可以让那些叔叔们干点事。

就好比朱棣…

呸!

好比其他个叔叔们,但凡在这时候,见到自己受伤,子嗣年幼,都应该有点小心思吧?

到时候自己再看看谁最强,在不霍乱中原的情况下,以自己有伤不能治理国家,子嗣年幼为由的前提下,直接传位给这位叔叔或者藩王。

即不会让天下大乱,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至于我朱允炆。

在退位之后成功完成了系统的任务,正式成为一位拥有系统的穿越众,高兴了可以为国效力,不高兴了还能享清福,得永生岂不美哉。

“不愧是我!”朱允炆越想心里越高兴。

这天子守国门守定了。

至于齐泰跟黄子澄?

你们不是不想让朕去吗?

你们不是怕朕战死杀场吗?

那你们就跟朕一起去。

到时候如果你们死在战场上。

我朱允炆也算是为大明王朝除害。

“陛下…真的不可啊…”齐泰冒死谏言。

黄子澄在边上吓的有些不敢说话。

总感觉如果自己说话了,朱允炆还会给自己一巴掌。

自己这脸自从见了朱允炆以后,就一直疼的厉害,就算现在跪着不动,脸上依旧火辣辣的疼。

难受!委屈!想哭!但是不敢。

“啪!”朱允炆反手给了齐泰一巴掌。

黄子澄心里侥幸的想着,辛亏自己没出言。

“啪…”朱允炆反手也给了黄子澄一巴掌。

毕竟这两人都是人杰。

打了齐泰不打你黄子澄,后人会怎么评价我朱允炆?

说我偏袒你黄子澄?只打齐泰这大聪明,不打你黄子澄大聪明?

办不到,一点都办不到。

“皇上!臣真的知道错了,求求陛下别再打臣了。”黄子澄这次委屈坏了。

自己都已经没说话,你朱允炆就不能当个人吗?

没看见我都快成猪头了吗?还打?疼不在你身上是吧?

“行,那我不打你了。”朱允炆回身坐下。

齐秦咬着牙还想说话。

黄子澄也顾不得多年友谊,赶忙喊道:“臣同意陛下御驾亲征!”

“不行…我…”

“滚吧你。”黄子澄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起身就是给齐泰一脚,踹的他整个人侧翻了过去。

齐泰眼见黄子澄敢跟自己动手,先是看了眼朱允炆,在得到朱允炆的眼神许可过后,也是撸起袖子要干架。

双方很快就在朱允炆面前掐了起来。

朱允炆很淡定的朝着外面走去。

太监见到朱允炆出来,偷摸的瞅了眼里面,没多嘴。

朱允炆站在乾清宫外。

当下是秋季,院子里的有很多的落叶,个别太监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清扫。

秋风拂过,有些冷但是也是秋收的好时节。

来年百姓们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有粮食过冬,都得靠当下的粮食生产多少而定。

这个时候要是放外族进中原,打仗可能死不了多少人,但是冬季会冻死,饿死很多人。

这是朱允炆不想看见的。

只是此刻朱允炆依旧有些恍惚。

莫名其妙的穿越了。

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

只是这皇帝好像比历史上的更难当。

当下大明王朝内忧外患。

而我朱允炆身边,除了齐泰跟黄子澄这两个大聪明之外,还真找不到谁可以重用。

“陛下。”过了许久,齐泰跟黄子澄出来了。

看两人的样子,应该是齐泰打赢了。

毕竟黄子澄站在那里有些不敢说话的样子,应该是认怂。

“朕打算带你们两个一起上战场。”朱允炆没有问两人掐架的事,直接明说。

我朱允炆不但要自己去前线,还要带着你们两个大聪明一起去。

就问你们怕不怕!

“我…”黄子澄略显犹豫。

边上的齐泰呵斥道:“怎么?平时见你对陛下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忠心,现在到了我大明王朝需要你的时候,你打退堂鼓了?”

黄子澄回头瞪了眼齐泰。

他黄子澄倒不是怕跟随陛下上战场。

只是怕这大后方如果自己这些人都出去了,其他藩王会不会借此夺取应天城,拥兵称帝。

“陛下,臣倒不是怕跟陛下去打仗,而是怕某些人,趁机对陛下的皇位行不轨之事。”

“哈哈哈…”朱允炆笑了。

这黄子澄虽然被后世人称之为大聪明,对自己倒是很忠心,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自己这个皇位的事情。

当然了,他朱允炆怕人谋反?

当然不怕。

巴不得有人谋反。

最好还是位实力强劲的藩王。

只要占了南京城,还能让其他藩王服软。

等他朱允炆平定了外族回了第一个投降,第一个为这位藩王摇旗呐喊。

“陛下,黄学士说的不无道理,要不然让臣跟黄学士一起增援方学士,陛下守在南京城等待好消息如何?”齐泰借机劝道。

“啪…”朱允炆毫不犹豫,给了齐泰一巴掌。

这齐泰嘴怎么能这么硬!

没看见人家黄子澄,被自己打几下,就学乖了很多吗?

你齐泰就不能学着点人家黄子澄?

之前忘记朱允炆是怎么被方孝儒气死的了?

还敢让我在后方等你们的好消息,你恐怕是想我再被气死一次。

“陛下我错了!”黄子澄这次眼见曹魏看向自己,直接就跪下了。

只因这巴掌太疼了。

朱允炆这次倒是没想打他。

只是宽慰的讲道:“朕的南京城由朕的子民来守护,朕不相信朕的那些叔叔,在朕抵御外族的时候会造反!”

“这…”黄子澄不知道该怎么劝。

现在朱允炆已经算是下定了决心要御驾亲征。

如果自己还在一味的说有人要造反,算不算破坏陛下跟那些藩王亲戚们的关系?

还是说陛下之所以说这话,就是讲给那些藩王听的?

意思是说他朱允炆这是在为民族,为大明王朝去的前线,你们这些藩王不帮忙也就算了,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造反,那就是大不敬。

毕竟朱元璋才过世不久。

他之前为朱允炆的铺垫还在。

当下这群藩王听了朱允炆这话,多多少少会注意一点,不敢太明目张胆。

“高,陛下这招实在太高了,我必须要帮陛下把这话传出去。”

5我是朱家人。

“好了,朕意已决,明日早朝,朕就要宣布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希望两位爱卿到时候在朝堂之上,可千万不要乱说。”朱允炆脸上闪过一丝杀念。

这是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面对敌人,除了弄死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臣明…明白。”黄子澄很害怕。

“好了,都回去准备吧。”朱允炆转身回了宫殿。

黄子澄跟齐泰对视了眼,离开了皇宫。

“齐兄,你有没有感觉皇上他,自从病了以后,好像跟从前有些不一样?”黄子澄询问道。

他感觉现在朱允炆是假的。

怎么可能有人在病一场以后,就性格大变。

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黄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就算你跟我是皇上的近臣,也不能乱说这样的胡话。”齐泰朝后退了半步,四处张望,就怕黄子澄的话被谁听见。

到时候告到朱允炆那里去,连累了自己。

“齐兄就你这胆子!能吃上四菜一汤不?”黄子澄嘲讽道。

齐泰听这话,感觉黄子澄在嘲讽自己。

举起拳头就要干他。

黄子澄怒斥了句“有辱斯文!”,转身就跑。

齐泰不屑的一笑,回了自己的府邸。

反观此刻的朱允炆。

遇上了人生大敌之一。

朱允炆幕后的女人。

也是朱允炆的生母,朱标的妻子,大明王朝的第一位皇太后。

吕氏。

“陛下,哀家听闻你要御驾亲征,是不是真的?”吕氏坐在朱允炆的床边上问道。

朱允炆看着这位自己这一世的母亲。

上一世他不是孤儿,但是因为常年在外为国家做贡献,很少能够体会到母爱。

此刻在吕氏身上他感觉到了。

根据原先朱允炆的记忆。

这吕氏对朱允炆是真的好。

放在后世,就差把妈宝男这个名号扣在朱允炆头上。

“母…母后…”朱允炆叫的有些不利索,主要是有些生分,而且这吕氏还很年轻。

放在后世,不能算老,反而到了盛开过后,让人怜惜的年纪。

“跟哀家说说,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吕氏问道。

在她看来,朱允炆御驾亲征非常奇怪。

以自家朱允炆这胆小的性子,怎么可能会选择御驾亲征?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蛊惑。

难道是黄子澄?还是齐秦?

齐秦的可能性很大。

黄子澄?算了吧,儒生,懦弱的很。

“母后,朕要御驾亲征是要做给天下人看,国家大难之际,是朕选错了人,让方孝儒这个儒生统帅三军,导致大军连连败退,所以需要朕去挽回自己的颜面,不能让天下人小看了朕。”对于吕氏,朱允炆选择说谎。

这人是自己的生母。

他不想让母亲担心。

所以不可能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毕竟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真的愿意看着自己一手放在手心捧着长大的孩子,去战场上跟那群豺狼虎豹拼个你死我活。

“陛下长大了。”吕氏没想到朱允炆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感觉这个曾经懦弱的孩子好像不再懦弱了。

生为他的母亲,他很高兴。

至少这人有了独当一面的勇气。

可她依旧不希望朱允炆上战场。

宁愿看着他一直懦弱下去,也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是哀家依旧不同意陛下御驾亲征。”

“朕意已决,还请母后不要阻拦。”朱允炆站了起来,又开始了那套大明王朝当下,我朱允炆最大的派头。

吕氏没说话,沉默了。

朱允炆实在有些不忍心,回头握着吕氏的手,讲道:“母后,我向你保证,我现在就算上了战场也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不信你跟我去外面看,我也是朱家的子孙,我也能够舞刀弄枪。”

吕氏听完,根本不信。

这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

从小就不喜欢舞刀弄枪,爱读书。

更别说武功了得。

估计让他出去跑个一千米都得气喘吁吁。

“好了,别闹了,陛下这病刚好,先养身子。”

“母后你还真别不信,我现在真是高手!”朱允炆作势,就要朝着外面走去。

吕氏无奈的摇了摇头,跟着朱允炆来到坤宁宫外。

朱允炆让小太监拿来一把普通的长枪。

如果是之前的朱允炆,那身子骨,是真的不可能舞得动这长枪。

但是当下的朱允炆不同。

在使用了系统赠送的体质加强健身包以后。

原先只有30的体质一下子来到了60点。

后期还能无限期成长。

再加上前世当兵时期,跟某个行家学过一段时期的枪法,虽然算不上出生入化,人枪合一。

但是至少不算个菜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母后看好了!”朱允炆大吼了声,开始舞枪。

吕氏越看越心惊,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只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还是自家弱不经风的朱允炆吗?

这枪法,虽然看起来抵不上当初的朱元璋时期的某些大将,可对比一些小将已经不遑多让。

“怎么样母后?朕没骗你吧。”朱允炆舞完枪,把枪一甩,丢给了不远处的小太监,一脸笑盈盈的走向吕氏。

吕氏看着满头大汗的朱允炆,有些心疼的取出手帕,为他擦汗的同时,问道:“陛下真的要去?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母后放心,我答应你的,会活着回来,就一定会活着回来。”朱允炆讲道。

“嗯,那哀家相信你。”吕氏没有再反对下去。

毕竟现在他朱允炆是皇帝。

就算自己是他的生母又如何?

难道他这个皇帝就不要面子?

被自己这么一味的不同意,以后在那些大臣面前哪来的威严可言?

“谢谢母后。”朱允炆跟吕氏回了屋檐下。

一起共进晚餐过后,更尴尬的事来了。

朱允炆的唯一皇后马氏来到乾清宫。

看样子是想要睡朱允炆。

朱允炆很紧张,毕竟第一次睡皇后。

但是在对方的引导下,很快干完了该干的事。

直到次日早朝。

才被太监唤醒,让马氏跟几个水嫩的小宫女替自己换上了金灿灿的龙袍,这才走向了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出现,皇座下的百官群臣齐声呐喊。

朱允炆扫视了眼,目测人数在两百人左右。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底蕴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