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嘉禾的深厚资产(2/2)
嘉禾院线从70年开始到现在三十四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发生主导权的变动,最多就是影院有所增减。
所以很多香江市民都比较习惯去嘉禾的院线看电影。
虽然最近两年嘉禾没出品过电影,但是嘉禾院线仍然是香江最大的放映机构。
除此之外,嘉禾还是弯弯华纳威秀院线最大的股东,该院线拥有8个影城,共79个影院,约占35%的市场份额。
华纳威秀院线是由华纳、嘉禾以及弯弯本土的一家院线公司合并而成的。
当时嘉禾凭借在弯弯的院线,拿下了合并后公司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
在引入华纳的管理体系之后,华纳威秀院线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弯弯最大的院线公司。
另外,嘉禾在狮城拥有9座影城,占据狮城市场份额的5成,这些影院都是嘉禾独资的。
同时嘉禾在马来亚跟当地的公司联营的院线,拥有10座影城,在马来电影市场也属于老大的地位。
在泰国、菲律宾以及印尼等一些南洋国家,嘉禾同样有几家影院,但是没有单独成立院线,而是并入到本土的院线公司当中。
虽然如此,嘉禾也和这几个地区的院线公司都保持这密切的联系。
所以要说起在南洋的发行能力,香江和内地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和嘉禾相提并论。
除了院线资产外,刘周最看重的就是嘉禾的发行能力。
除了南洋以外,嘉禾在棒子国、一本以及漂亮国都有发行能力。
尤其是一本,到目前为止,一本票房前十的华语电影,除了李联杰的《少林寺》,其余九部不是李小龙的就是程龙的。
而这两个人的电影都是嘉禾出品的,嘉禾与一本的东宝、松竹映画以及日活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三家公司,是一本最大的五家影视文化巨头中的三家。
在漂亮国,嘉禾与华纳也有非常密切的合作,从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开始,到后面的《忍者神龟》以及程龙的电影,几乎都是和华纳或者华纳旗下的新线合作。
不过漂亮国比较排外,嘉禾也很难将华语电影发行到漂亮国全境,最多就是华人社区的影院。
除此之外,嘉禾还拥有香江最先进的后期制作设备,以及最大的冲染拷贝公司,甚至还有一家特效工作室。
嘉禾最近几年的一部分收入就是这些设备的对外出租。
这些后期制作设备看似不起眼,但是投资却不小,香江相当一部分公司就没有后期制作能力,需要租借大厂的设备。
这下也彻底补齐刘周的短板,今后刘周的电影做后期,再也不用去租用中影的设备了。
最后还有一块,就是嘉禾三十多年留下来的一大批服装道具。
这很多东西稍微改改就可以重新再次使用。
至于人才可能就不多了,尤其是制片部门,人几乎都跑光了。
其他几个部门的人倒是还很齐全,但他们大多已经被磨灭了心气,丧失了开拓进取的冲劲。
今后刘周都会慢慢将他们这些人替换。
嘉禾其实还有一份非常具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旗下庞大的片库。
香江的电影公司因为收益渠道有限,所以对片库不是很重视。
像新一城和邵氏,他们只一两千万就将片库卖给了华纳。
而嘉禾因为日子相对比较好过,所以一直将片库留着。
但在零二年,嘉禾最困难的时候,邹文淮不得不将片库抵押给华纳。
华纳本来是想收购的,但是和漂亮国接触的比较多的邹文淮留了个心眼,暂时只抵押,如果三年的还款期到了还还不上钱,那就卖给华纳。
明年就是还款日期了,清楚今后版权重要性的刘周当然不会让嘉禾庞大的片库流失。
甚至刘周还考虑看能不能从华纳手里将邵氏和新一城的片库赎买回来。
不过以欧美那种极度重视版权的做法,这应该很难。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能够将片库玩出花来,几十年的老片,还能持续不断创造收益。
好莱坞七大,它们很重要的一部分价值就是它们的片库。
除了这些嘉禾的资产,邹重衍抱过来的资料还包括嘉禾公司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
暂时来说,嘉禾现在还是比较稳定的。
通过院线、发行以及租赁后期制作设备的收益,能够维持公司的运营。
只不过因为这些收益都是细水长流的,不像拍电影的收益那样,能够营造那么大的声势,再加上香江制片的数量持续减少以及嘉禾自己也停止制片。
所以给人的感觉嘉禾好像过的很苦逼,但其实嘉禾过得还不错,起码没有一直亏损,只是这样的好日子没几年了而已。
看完嘉禾的这些资料,刘周暂时不准备马上就大动干戈。
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具体怎样调整整个公司的架构,也准备去邀请一些人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