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 第571章 马周

第571章 马周(2/2)

目录

我们为了这次科举,准备了两年时间,这次机会自然不能错过。谁强谁弱,就在考场上见真章吧。”

众人皆是斗志满满,没有人甘心就此失落,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他们唯有全力以赴,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弱于人。

而在众人中,有着一道身影,他正是先前在一处读书会中的马兄。

至于他的全名,则是马周。

此刻马周面露唏嘘之色,他回想自己这一路上过来的经历。

他的起点比一般人都更低,因为在场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寒门出身,可是马周所在的家庭,连寒门都算不上。

只能说是贫苦的农民。

但是正是在这起点之上,马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提升,他的才华已经胜过很多人。

可就算如此,他想要获得成功,想要更进一步,依旧是痴心妄想。

因为他的起点太低了,他只是农家子弟,根本无法和世家相提并论。

那时候朝堂基本上都在世家掌控之中,马周对此无可奈何,他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对此他多少有些绝望。

不管他才学再怎么出众,他的门第不够,就无法获得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只能成为别人的门客。

这样的生活实在是令人绝望。

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大乱,大夏崛起,天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变化之中,让马周看到了希望,让他拥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其实在此之前,马周也完全没有料到,樊虎登基之后,竟然会厉行改革,让这天下变得截然不同。

曾经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已经被打落凡尘,他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张狂。

在这种情况下,寒门书生崛起,甚至于寻常百姓,一样能够通过科举入仕为官,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选择。

只要他们能够把握住机会,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他们的人生将会截然不同。

不过,想要通过科举金榜题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前来参加科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可以说是,天下各地的才子,纷纷聚集于此,他们皆非等闲之辈,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成功。

其实马周的想法也差不多。

最开始,他学习的自然是四书五经,但是在科举出现之后,他便是全力以赴的学习理科。

虽然他出身低微,但是他不愿让自己的未来 在他人掌控之中,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科举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就算这条路无比艰难,竞争也是无比激烈,但是每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结果呢?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这些天来,他没有半分懈怠。

他相信自己,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那接下来,便是科举考试了,或许会有许多人才,在此脱颖而出,但是谁又能确定,他不是其中一人呢?

别看马周是农民出身,但他心有鸿鹄之志,他的学识极为广博,才华极为出众。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恐怕他早就出人头地了。

当然了,就算现在能够走出这一步,也不算太晚。

如今大夏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他能够成为大夏的一员,能够在其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他也得偿所愿了。

作为大夏的一员,天下人都能够感受到,这几年时间大夏发生的变化。

恐怕谁都没有想到,在大夏一统天下之后,才几年时间,天下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天下的读书人也有了上升的渠道,包括那些工匠,也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为大夏发明创造出更多的器械以及用具。

只要他们所发明创造之物,对大夏有利,能够推动大夏的发展,就能获得朝廷的赏赐,甚至于比科举更加直接。

当然了,并不能因为这赏赐极高,就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

任何一条路想要登峰造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重视工匠。

但是樊虎却别具一格,他清楚的意识到这些工匠的重要性,或者说这些工匠掌握的技能,对大夏还是很有利的。

他要的,不是那些墨守成规的匠人,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开创,来发明,来推动大夏的技术发展。

如今没有人知道,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但是樊虎却无比确信,大夏将会因此变得更加繁荣强盛。

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大夏的崛起。

听着众人的议论,马周并未参与其中。

因为现在科举尚未开始,再怎么振振有词,也无济于事,等到考试开始之后,才是他表现之时。

他抬头看向窗外的天空,眼中满是期待,他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机会已经摆在他面前了,能不能抓住,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他自己了。

他的家人,都在期待他能带回一个完美的结局,他自己也不想辜负自己这些年的努力。

以马周的出身,他想要取得成功,付出的东西比其他人多得多。

包括那些寒门读书人,他们被称为寒门。只是因为他们的家族曾经兴盛,如今没落了,可是他们底蕴仍在。

所以他们培养一个读书人的成本,远比农家简单的多。

而马周能够在这个起点不断向前,甚至比绝大多数人都出色,已经很不简单了。

事实上,自从马周来到长安城的这段时间,他的名声已经相当响亮。

因为他的才华极为出众,同时也擅长指点他人,很多人都曾向他请教,他也没有敝帚自珍,而是十分豁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