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59章养士的盛行

第159章养士的盛行(1/2)

目录

周赧王五十七年(公元前258年),历史上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事发生,从此信陵君这个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当时战国的形势而言,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邯郸、挽救了赵国,更阻止了秦国灭除六国的步伐,保障了魏国的暂时平安。

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急,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惨胜、赵军惨败,40万赵国精壮之士被白起坑杀。秦国为了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遂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当此之时,各国的形势都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都城邯郸被围甚急,诸侯或者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或者出于隔岸观火的考虑,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然而赵国势单力孤,赵王遂命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到其他国家求援,因为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平原君第一个想到了魏国。对于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户破堂危,救援赵国就等于是救助自己,赵国存在就等于魏国也存在,反之,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但是,经历连番的大败,魏国君主对于秦国的虎狼之师已经生出了巨大的畏惧之心,所以不肯发兵救赵。这才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事。

世人只知道信陵君窃符救赵,却少有人知道上述背景,甚至连信陵君何许人也,也不甚了解。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其生年不详,公元前243年,因沉迷于酒色而英年早逝。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少子,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是魏国名正言顺的贵族阶级。信陵君一个重要的才能便是其军事指挥才能,在他的领导下,魏军多次挫败秦国一统天下的图谋,而他也因此成为战国末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关于其封号的来源,《史记》记载说,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魏无忌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

当然,在最初的时候,信陵君的军事天赋并没有全部体现出来,人们之所以尊敬他、崇拜他,是因为信陵君能够广纳贤才,豢养了大量的食客士人。

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时社会喜好养士的风气。当时的士,范围是很广泛的,除了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等底层阶级的墨家之外,很多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参与政治活动。其实,养士在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的促进下,便逐渐开始和发展,到了战国时期,山东各国,除了君主喜好之外,许多王侯将相争着养士,士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而信陵君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加之自己的名誉、财富、地位以及才德,变得人人敬服。史书记载道:“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时的士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其中以儒家、墨家的影响最大,但是法家却最为适用,各家都通过著书立说,反映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思想,提出有利于各自阶级利益的政治主张,在文化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养士的声名很大,所以当他们到了一个国家之后,其待遇就会异常的优厚,尤其是其中的著名人物,更是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尊崇。如儒家大师孟子,每次外出游学,便有车数十乘作为其仪仗队,还有侍从数百人来服侍孟子及其座下弟子。孟子在各国之间往来,因为其名声显赫,各国从君主到底层贫民,都争相一睹其风貌,一闻其论述。而这一期间,君主将相都馈赠孟子以黄金,供给他及其随从衣食和住宿。

还有一类影响力较大的人,被称为策士,也就是擅长合纵连横策略的纵横家。这一类人对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自己也有实际可用的才能,他们能够凭借口舌之利,让自己的主张得到君主或者那些大贵族们的认可并且得到施行,最终功成名就。

后人根据当时人们对政治的议论,还形成了一本专门记述这些议论的专著——《战国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苏秦和张仪,这两个人同是鬼谷子的弟子,却侍奉不同的君主,让战国之世更加风云激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