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侠客行(1/2)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是代代侠士们永远走不出的怪圈。在中国,“侠”文化可谓是经久不衰。从《史记》中对游侠的称赞到《水浒传》中民间群侠的讴歌,再到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不包含着中国侠客及其精气神所会聚而成的文化。
李白荡气回肠的《侠客行》,无疑让每个人都感到热血沸腾,提剑斩楼兰的霸气便从此油然而生。整首诗歌都为世人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人一剑一匹马,一曲诗歌一壶酒,神龙见首不见尾,以天为盖地为庐。也可以得见,那名侠客来去如风,飘逸洒脱。世界如此之大,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牵挂阻碍;又可以见到,他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拘无束,天地之间任他遨游;也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地他一诺千金,纵使千里之外,百万大军,仍然可以取敌人项上人头;同时他又不求回报,只是因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纵死也没有丝毫畏惧。这就是侠士,这就是侠士的生活,存在于古代明堂蒿莱之间的特殊阶层,存在于江湖的每一个角落。
一种根深蒂固的侠客情结便逐渐在中国人的心中产生,演变成一段段热血沸腾的今古传奇,从先秦开始,悠悠几千年便弹指而过。纵观每朝每代,关于侠客的逸闻传说总是没有间断而且剑气纵横。春秋战国有专诸刺吴王僚;豫让为智伯报仇,不惜毁容毁声,三番四次刺杀赵襄子;聂政豪气冲天前去刺侠累;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每每想到荆轲,便会想起那易水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缥缈歌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