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前路(2/2)
依照崔云所说,此次爆发的灾害是有原因的,原因正是因为陈湛以及李世民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改革。
若不是因为他们的改革,怎么可能会引起上苍动怒?
这是天谴。
是来自上苍的惩罚。
是老天爷让李世民和陈氏好好的看一看.到底前路应该如何去走。
太极殿中
李世民神色低沉,他并不相信所谓崔云说的所谓的天谴,毕竟他是通读过万岁帝杂谈的人,对于上苍他有最基本的敬畏,但却没有害怕,也没有信仰。
他头疼的只是这么多的灾民,到底该如何安抚、该如何尽量的减少伤亡。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陈若瀚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笑容。
“陛下,三刘、曹氏、赵氏、秦氏、张氏七个世家与我传信,愿意以最大的财力来帮助朝廷安抚灾民,并且将灾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
这七家?
李世民眉毛一挑:“他们有什么要求?”
在李世民看来,这几家愿意出手的大世家应当是有要求的,毕竟往日里他对于这大世家们压得很紧,甚至不怎么愿意他们入朝为官。
但出乎李世民预料的是,陈若瀚摇了摇头,他看着李世民说道:“几位家主都猜到了陛下会这么问,但他们都说,没有任何的要求。”
“依照秦氏家主秦川的话来说,就是“大秦虽然已经覆灭,但仍旧曾经是这九州华夏的帝王,身为始皇帝的后人,安抚流民、使得万民能够安宁的生活,本就是秦氏的责任”。而其余几位家主也都是这个意思。”
“他们都说自己的皇朝虽然已经覆灭了,但如果此时借着灾害的机会提出什么要求,只怕天上的祖宗会给他们托梦骂他们。”
听着陈若瀚的话语,李世民坐在那里,缓缓的叹了口气。
“是朕.以.”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便被陈若瀚拦下来了:“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身为九州华夏的君父,要考虑的自然是很多的,但陛下方才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哪怕他们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也要推让,以使得他们安抚流民么?”
“陛下愿意为黔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何必说出那两个字呢?”
“陛下这辈子都不会是那两个字所形容的人。”
贞观八年的灾害,在八个大世家竭尽全力的帮助下,平稳的过去了。
若是换做平常的时候,这种程度的灾害只怕能够摧毁一个国家,让一个国家从鼎盛时期直接跌落下来,而后再也爬不起来。
但这一次.
根据朝廷的统计,三个行省的伤亡加在一起只有十万。
而根据陈氏的统计,这一次三个行省的伤亡加在一起只有二十万。
这是一个震撼了所有人的数字。
三个行省,如此恐怖的灾害,伤亡竟然只有二十万?
可陈氏统计的数字并不会说谎。
后世之人看这个数字的时候,都会觉着荒谬,但却又相信陈氏。
或者说,他们是相信历史。
因为不管是根据各地方县志记载还是正史记载,贞观八年的灾害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该统计田地的还在统计田地,该进行改革的还在进行改革。
三省灾民甚至都没有过多的逃亡到其他地方——因为三省之地,这些流民已经能够活下去了。
能活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
那些伤亡的数字大多数是被大水冲走、感染了瘟疫、亦或者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小心摔伤、摔死的。
饿死的.
仅仅只有极小的一部分。
没有人统计过这一次的灾害中,那八个世家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拿出了多少的粮食以及金钱。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子的“世家”,才算是世家。
贞观九年的中旬,跳脚的五姓七望们即便是再怎么跳脚,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在黔首们眼睛中的地位了,他们不再是所谓的高门显贵,不再是所谓的世家豪门。
他们只能是“封建大地主”。
一个略显土气的名字。
而在这一场灾害之后,所谓的姓氏谱又重新排列了。
放在前面的依旧是陈氏、张氏、以及并称为三皇六显贵的六个皇族后裔,但却去掉了“孔氏”,孔氏被扔到了“封建大地主”的行列当中,因为在这一次的灾害中,他们也没有出手。
当然了,这一次的三皇六显贵变成了四皇七显贵。
李氏从五姓七望中脱离,来到了皇朝姓氏之中,这象征着大唐终于站稳了脚跟。
而在这一次的姓氏谱中,仅次于这几个大世家的竟然是“王谢”两个世家,他们同样在灾害中伸出了救援的手,原因竟然不是因为黔首,而是因为当年他们的某一位祖宗留下了祖训,说是有重大事情做不出决定的话,那就跟陈氏去做,陈氏干什么他们也干什么。
这也成为了世家之中的一大笑谈。
但王谢之名.依旧流传。
从当年的大虞,一直到如今的大唐。
和诸多姓氏一样,流传到如今。
贞观十年。
天下土地丈量成功。
江南
王林坐在小舟之上,神色中带着些许唏嘘的笑容:“当真是没有想到,你我两家还能够重新回到最顶峰的那一列世家之中啊。”
谢岛冷笑的嘲讽一声:“这会知道开心了,当时给我一拳说我胡闹的时候,怎么不见你这么开心?”
王林嘿嘿一笑,知道自己理亏,也不说什么,只是推杯换盏。
太极殿中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疏,神色突然放松下来,他看着面前的陈若瀚轻声说道:“这便是未来大唐的革命前路啊。”
ps:之前被审核了。我不懂,但大为震惊.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