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唐做皇帝 > 第 13 章:选拔人才不拘格,朝堂注入新源泉

第 13 章:选拔人才不拘格,朝堂注入新源泉(1/2)

目录

在经历了朝堂上的激烈争论以及城外权贵闹事的风波后,李轩越发清楚,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制度的革新,更在于人才的任用。他深知,唯有选拔出一批真正有识之士,才能为改革提供坚实的支撑,让大唐在革新之路上稳步前行。

于是,李轩在处理完反对势力的反扑后,立刻将精力投入到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落实中。他下旨提前筹备下一届科举考试,着重强调了此次考试复试环节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地官员务必严格筛选,将真正有才能的学子推荐到长安参加考试。

随着科举考试日期的临近,长安城内逐渐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与抱负,纷纷涌入这座繁华的都城。他们有的是出身寒门的苦读之士,渴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有的则是书香门第的子弟,希望在仕途上一展宏图。

考试当日,天色微亮,长安的贡院便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李轩身着便服,在张博等人的陪同下,悄悄来到贡院外观察。他看着那些满怀期待的学子们,心中感慨万千,深知此次考试对于大唐的重要性。

“陛下,此次科举考试,各地推荐的学子多达数千人,其中不乏才华横溢者。” 张博在一旁轻声说道,“复试由陛下亲自出题,定能选拔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李轩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朕期待着能在这些学子中发现可堪大用之人,为朝堂注入新的活力。”

科举初试顺利结束,经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数百名学子进入了复试环节。复试当日,李轩早早来到考场,亲自监考。他出的题目紧密结合大唐当下的实际问题,包括如何解决土地兼并、如何促进商业繁荣、如何加强边防建设等,旨在考察学子们的治国理政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学子们拿到题目后,立刻奋笔疾书。他们有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的则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李轩在考场中缓缓踱步,仔细观察着每一位学子的表现。

考试结束后,李轩亲自参与阅卷。他逐字逐句地审阅着学子们的答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审阅过程中,他被一些学子的真知灼见所打动,也为大唐能有如此多的人才储备而感到欣慰。

“陛下,您看这份答卷。” 张博拿着一份试卷,激动地说道,“这位学子不仅对土地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如设立土地管理机构,规范土地交易流程,确保土地分配公平。”

李轩接过试卷,认真阅读起来。看完后,他不禁拍案叫绝:“此子有大才,若能入朝为官,必能为大唐的改革事业贡献力量。”

经过数日的辛勤阅卷,复试结果终于揭晓。李轩亲自圈定了一批成绩优异的学子,准备破格提拔他们进入朝堂任职。然而,这一决定却再次引发了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对。

“陛下,这些学子虽有才华,但毫无为官经验,骤然提拔他们进入朝堂,恐难以服众。”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轩看着这位老臣,耐心解释道:“老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但如今大唐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有新思维、新观念的人才。这些学子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他们不受旧有观念的束缚,能够为朝堂带来新的活力。朕会安排经验丰富的大臣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