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上皇(2/2)
家族是宜昌做木材生意的,财力雄厚,便捐银买了一个镇太爷的小官当当。
商贾出身的马丕相貌矮胖,但也是一位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精明人,恩威并重,权钱合力,才降服驾驭一群吊儿郎当的衙兵听从派遣。
日俄战争后,哭河流域两岸山匪日益猖獗,人多势众,革命党分子也渗透到鄂渝边界活动宣传,神出鬼没。
两大棘手隐患必须用杀手锏排除,镇店之宝的汉阳造就横空出世,但只拥有二把88式步枪的衙兵们实弹打靶训练就很少,导致上阵鏖战交锋时,命中率低下,还不如山匪们的***。
汉阳造步枪可以反复扳扣射击使用二三十年,但价格昂贵的正版88式子弹一击就没,牛角镇武器库房里只剩下三十几颗正版子弹。
镇太爷马丕和衙兵们在衙门大院里,瞄准院内的一颗樟树,试射刘悟透研制的88式仿造子弹。马太爷配有牛角镇唯一的一把汉阳造手枪,他也缺子弹。
“嘣!嘣!~~~”射术最好的孔衙兵一口气试射完了十颗刘氏子弹。
装填流畅,百发百中,颗颗威力猛烈,性能卓越,甚至超越88式正版。
成功试射后,面对惊喜若狂的马太爷和衙兵们,刘悟透手指木箱内剩下的一百二十几颗仿造子弹,严肃声明说:“如果剩下的子弹装枪发射后有一颗哑火,砍我刘悟透脑袋!”
“严重了!严重了!刘师傅淬火打铁精益求精,在牛角镇是出了名,我们放心,今天你立了大功,必有重赏!”马太爷竟然也笑脸奉承铁匠,吩咐衙门管钱的大掌柜去取三十两白银。
马太爷突然发愣,发现站在一群衙兵中交际问候的刘悟透鹤立鸡群,非常显眼,铁匠个头最高,长年累月的重体力运动造就他腰板笔挺肌肉发达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果断大义,砍脑袋也不怕,最关键的是他还会修枪和造子弹。
“真是当兵的好料子!”矮小瘦弱的镇太爷萌生拉拢刘铁匠入伙保安团,如虎添翼的猛将,决定用重金官职美言几句收买人心。
“刘师傅不仅手艺高超,而且相貌堂堂,魁梧异常,龙行虎步,英气逼人,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浑身本领韬略胆识无处施展呀!埋没可惜!”马太爷边递酬银边讨好。
刘悟透接过银子粗略一数。
按照约定,剩下一百二十几颗仿造子弹只值八两白银,到手却有整整二十三两,正当疑惑时。
马太爷多给了十五俩白银,想收买刘悟透入伙牛角镇衙门。
“山匪猖獗,衙门正缺英雄好汉,刘师傅如果不介意,可加入我们,直接出任牛角镇保安团副团长,因为你会修枪和造子弹!本领高,大家都很服气,多余的钱赞助你造枪!”马太爷眼色示意手下衙兵们配合说服人高马大的铁匠加入。
名义上是造枪预支定金,实际是入伙费。
“当初,我和老张就认定刘师傅是牛角镇技高一筹的奇才,神通广大,金属器皿都能修好,所以就去找他,造子弹今天能成功,造枪明天也能成功。如果能出任我们的副团长,就凭这副虎背熊腰和麒麟手臂,光拿起大刀,就能吓得山匪们屁滚尿流!”孔衙兵心领神会马太爷的眼色,立即堆笑洋溢猛夸一番就在面前的刘铁匠。
镇太爷和衙兵们都在期待铁匠能迅速表态接受副团长任职。
保安团副团长相当于牛角镇的二把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深谙人情世故的刘悟透没有果断表态,他眼睛雪亮,在衙兵群中环顾一周,也一眼看出孔衙兵在敷衍假笑,马太爷虽急于拉拢收入麾下,但众衙兵都不服小铁匠突然升官骑在头上。
“现在还不行,等我成功仿造出汉阳造88式步枪,枪多子弹足,剿匪才有把握,才敢出任副团长。”察言观色的刘悟透找出一个无可挑剔的借口推辞了衙门官职,他又掏出三两白银递到孔衙兵手里。
“多谢各位官爷的抬举和操劳奔波,劳烦孔爷有空带大家去喝点小酒。”刘悟透礼尚往来,客气回敬孔衙兵。
众衙兵暗喜。
家财万贯的马太爷爱死了这个滴水不漏的家伙,恨不得当场招他做上门女婿,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帮助刘铁匠造枪。
收下造枪定金的刘悟透走出衙门院门,身后留下数不尽的赞美之言。
当晚,刘铁匠回家,却不高兴。
翌日清晨,整个牛角镇就流传出马太爷夸奖刘悟透‘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的故事,添油加醋的贩卒们又编出家财万贯的马太爷想招刘悟透为上门女婿的传说,衙兵们透露刘悟透很有可能出任保安团副团长。
‘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瞬间成为牛角镇的夸赞口头禅。
1909年年底,一袋米分娩了,生出一个胖乎乎足有九斤的健康男孩。
双喜临门,精神抖擞的刘悟透又爆发吹牛秉性,信心膨胀,感觉自命不凡,胆大包天,凭借读过一点书认识几个字,就公开宣布给儿子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刘邦。
这个新儿名字可吓坏了镇上的秀才们,你这狂妄草民,不知天高地厚,脖子上长有几个脑袋,想当太上皇。
孩子满月庆贺酒宴当晚,床头媳妇一袋米也感觉儿子的起名太张扬,霸气过了头,与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同名,现在衙门到处贴榜捉拿革命党,弄不好扣上谋反帽子就要坐牢杀头,她就劝丈夫不能太猖狂,以免连累妻儿。
心思缜密的刘悟透早就考虑过种种严重后果,深夜,他叫醒媳妇,秘密透露自己的起名初衷:“自鸦片战争以来,满清朝廷割地赔款媚外欺内,只会愚昧镇压搜刮老百姓,就在近期的日俄战争中,他们竟坐视列强在我国东北本土打仗屠杀华夏同胞,腐朽昏愦至极,中国‘东亚病夫’臭名远扬,尊严尽失,才激发诞生出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的剪辫子革命党,昏昏欲睡的颓废中国现在需要一个一代雄主来力挽狂澜,励精图治,重振汉唐精神气,我寄托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出一个敢作敢当的一代雄主,长大后能治国安邦,改变羸弱,重振中华,我姓刘,再加上‘治国安邦’中的‘邦’,就顺势给儿子起了‘刘邦’这个名字,这也不是什么错误和犯法?”
一袋米不想当皇太后,她虽有一百个担心和不情愿,但了解当今中国的黑暗和丈夫的追求。
牛角镇集市满街的邋遢乞丐,瘦骨嶙峋的烟馆顾客,作威作福的衙门罗兵,丁点大的女孩就做童养媳,都真实出现在一袋米的眼中。
中国的穷苦老百姓太多了。
她勇敢最终点头同意丈夫的起名,这一刻,她也敬佩,看似五大三粗狂妄自大的丈夫其实是一个心思细腻足智多谋的好男人,嫁给他真是三生有幸。
穷山僻壤里,起早贪黑,挑粪扒土,生病吃药,各忙各的,谁会去关注研究一个婴儿名字。
机床、钢丝弹簧、机械钟、脚踏缝纫机、照相机、电灯、银行、言论自由、三民主义,越来越多的新名词传播到牛角镇
刘悟透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仿制汉阳造88式步枪上,已收定金的他不想辜负马太爷的器重,也想让头脑简单的衙兵们心服口服。
机床太贵,马太爷就嘱咐家族的经商船队从宜昌带回废弃的弹簧齿轮螺丝冒缝纫机水平尺螺纹钻头钢管铁棒,凡是便宜的机械小零件都带回。货一到牛角镇的瓦罐码头,马太爷就派遣衙兵送至刘悟透的铁匠铺里。
马太爷不仅把衙门官家的武器门锁车轮修补的业务全部承包给刘悟透,还准备介绍铁匠给宜昌家族的船队做修理生意。
马太爷甚至想撮合自家未嫁的小女儿马芙蓉做刘悟透的二姨太。
牛角镇衙门马太爷对外人的宠爱过了头,衙兵里就有人非常妒忌。
陷害之心不可防,这名妒忌的衙兵想借题发挥,制造谣言让顺风顺水的刘悟透身败名裂。
于是,牛角镇满城风雨流传‘刘悟透想谋反,给儿子起了一个汉朝开国皇帝的名字,明显就是想要推翻当今的满清朝廷,他狂妄自大想当太上皇!’
十里八乡的妇孺老幼都知道刘悟透是一个口无遮拦干起活又真材实料的厚道人,‘想当太上皇’只是嘴皮子上过过瘾,他吹过的牛多如繁星,数不胜数。
他是牛角镇的开心果,大家都坚决不相信刘悟透想谋反。
谣言不攻而破。
‘太上皇’的谣言也传到马太爷的耳里,老谋深算的他知道是衙兵里有人吃醋想陷害刘悟透。马太爷为树立自己在牛角镇无可争议的老大权威,他立即召集所有衙兵排队听训。
二十多名衙兵整齐列队在衙门大院里。
“他妈的,谁敢造谣刘悟透想谋反,老子就当场枪毙了谁,他给儿子起个名字,是他的言论自由,又不是杀人放火!他亲口当众说过自己想当太上皇吗?以后谁再敢污蔑刘悟透,老子绝不手下留情•••”马太爷单手握着装弹汉阳造手枪,一路走过去,枪口朝一个个衙兵脑袋额上顶一下。
“言论自由”竟然从马太爷口中蹦出,但目不识丁的衙兵们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却知道手枪走火,会打死人的。
胆小的衙兵浑身颤抖,尿湿了裤子。
马太爷枪顶脑袋训衙兵的事在牛角镇迅速传开,铁匠刘悟透的地位之高令全镇居民瞠目结舌,大家都想奉承巴结‘上天能摘月,下海能擒龙’的刘铁匠。
从此,街头巷尾,菜场码头,河边路上,熟人碰到刘悟透,都会弯腰鞠躬赔笑,光明正大低头恭候一声:“太上皇!”,再也不敢当面称呼他叫吹牛大王。
天不怕地不怕的刘悟透也不谦逊避讳,欣然接受。
铁匠真当上了牛角镇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