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红星军垦农场(2/2)
走在头里的那台独轮车,推车的老头姓陈,大家都叫他陈老汉,是生产队长陈和平的二叔,林川叫他“老陈叔”。别看他年纪大,背也驼了,可推着近两百斤重的黄羊,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老陈叔,这四十里地,一天能走来回吗?”林川问道。
“妥妥的。”陈老汉笑道:“小川,你又没媳妇儿,着急回来干嘛?”
“哈哈,我不着急,怕你们辛苦。”林川笑着说道。
“辛苦啥呀,还不到两百斤。”陈老汉撇嘴道:“我年轻时候,娶媳妇儿回来,一车都三百多斤。”
“啥?三百多斤?”林川愣住了,“媳妇儿吗?”
“呸呸,不是媳妇三百多斤。”陈老汉大笑起来:“一边坐着媳妇儿,一边绑了头猪。加起来三百多斤。”
“哈哈哈……”
“这大冷天的推车好,热起来也不难受,不过就一点不好……”
“那点不好?”
“拉屎得带根棍子。”
“那为啥啊?”
“一拉出来就冻硬了,得拿棍子敲下来……哈哈哈……”
“哈哈哈……”
四十多里路,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来到红星军垦农场,林川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不过是一排土房子,土墙歪歪斜斜,像是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其吹倒。
土房子的屋顶盖着的是茅草,有些地方的茅草已经被风吹散,露出下面发黑的房梁。每间房子的窗户都很小,糊着的窗户纸破了好些洞,在风中呼啦啦地响,像是在发出无力的哀号。
房子的门也是用粗糙的木板拼凑而成,缝隙大得能伸进一只手,寒风吹过,门就嘎吱嘎吱地剧烈摇晃。
边上还有一个五六米高的奇怪的土建筑,像是电视剧里看的那种炮楼。
但这炮楼远没有电视剧里的那般坚固威严,土坯砌成的墙体上布满了裂缝,像是一张满是皱纹的脸。炮楼的顶部有几处塌陷,周围还散落着一些碎土块。
炮楼的射击孔参差不齐,有的大,有的小,像是被随意挖出来的。
再往远处,是一片窝棚一样的东西,一簇一簇长在地面上。
这些窝棚十分简陋,用几根歪扭的木棍支撑着,上面覆盖着破旧的帆布或是茅草。窝棚的门帘大多是用麻袋片缝起来的,破破烂烂,根本无法阻挡寒风的侵袭。
窝棚周围堆满了各种杂物,有破旧的农具、废弃的水桶,还有一些烧黑的锅碗瓢盆。
旷野一望无际,虽然积雪覆盖了泥土,但看着平整的样子,应该就是农场的土地了。
这片土地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几排深深的脚印通向远方,仿佛在诉说着垦荒者们艰难的劳作之路。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积雪,让人睁不开眼。
林川鼻头一酸。
在他小时候,听过北大荒和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也知道祖国的边疆曾有无数军人投身于土地的建设之中,挥洒汗水,铸就丰碑。
可亲眼见到的时候,他还是无比震惊。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垦荒者们只能依靠简单的农具,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一寸一寸地开垦。
而他们住的环境,竟然还是窝棚。
这可是冰天雪地的东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