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不打无准备之仗(2/2)
“你随便说,我随便听,大胆讲。”
“行。”林川点点头:“我觉得,第一,不能让河水白白流走,找个合适的位置,修建个水坝,把河水蓄起来,河拐子那里就不错……”
“哪个河拐子?”
“就……就那个拐弯的地方……”
林川有点说漏嘴了,赶紧解释道。
林川记得,在后世的记忆里,他所说的河拐子,就是附近的一个地名,那里有个水坝,拦起了一个人工湖,平日里湖光粼粼,很多人都会在那里休闲,钓钓鱼,游个泳什么的。
“哦,你接着说……”赵铁军笑起来,问道:“第二呢?”
“第二,就是在这片地里,每隔一定的距离,打口深水井。平时封存着,万一遇到干旱天,就可以用地下水来浇灌。”
“深水井?这是个好主意,还有吗?”
“还有第三,这个农作物也有耐旱的和不耐旱的,地里的庄稼,也要考虑到这一点。万一遇到干旱的季节,可以快速应对。”
“啧啧啧,说你不懂种地,那真是瞎说……还有没有?”
“还有最后一个……”
“继续说。”
“第四,怎么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提高……什么?”
“水的利用率。”
“什么意思?”
“就是说……我想想啊,怎么解释……”
林川琢磨了一下,解释道:“打个比方,一垄地里有一百棵苗,我有几种方式来浇水,一种方式是,在地头上,一直往里灌水,要浇很久,等水全部漫过去,这垄地才算浇完,对吧?”
“没错。”赵铁军点点头。
“第二种方式,就是拿一个瓢,一棵苗舀一瓢水,一百棵苗,就是一百瓢水,没有苗的地方就不用浇。这种方式,肯定比第一种省水,对吧?”
“对。”
“我还有第三种方式。”
“第三种?”赵铁军来了兴致。
“对,第三种。”林川点点头:“如果把庄稼苗比做一个人,那么给庄稼苗浇水,就好比人渴了,想喝水。可这么一瓢下去,等于说在人脑袋上浇了一大桶水下去,真正喝到嘴里的,也没多少,都渗到地下去了。”
“这个比方到真是新鲜啊。”赵铁军笑起来:“可人和苗咋比呢?人有嘴喝水,这庄稼苗哪有嘴呢?”
“有啊。”林川说道:“庄稼苗的根,就是它的嘴,如果有办法让水只浇到根上,让水不要漏下去太多,是不是就能省下来更多的水?”
“林川啊……”
赵铁军连声感叹道:“你这小子,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