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十根金条(2/2)
它嵌在岩壁底部,门楣上垂着冰帘,门把手早已冻成冰坨。门缝里渗出的寒气舔舐着他的脸,像无数根冰针刺入毛孔。他抹了把额头的冰汗,把脸贴在门板上,仔细看了看。
没有锁孔,没有铰链转动的痕迹,整扇门仿佛是从山体里长出来的铁骨。
“不对劲……”
他喃喃着,指尖扫过门框边缘的冰壳。
突然,一道两指宽的金属凹槽在冰层下显露出来。用猎刀刮开陈年冰垢,凹槽尽头赫然镶着个生锈的拉闸,旁边用暗红色油漆刷着日文:"ディーゼル発電機作動"。
林川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当年当侦察兵时学的战场日语碎片般拼凑——“柴油发电机启动"。他转头望向死寂的山谷,夕阳正将雪地染成血色,那些支棱在雪堆里的铁皮残骸突然有了新的意味。
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他开始在漏斗状的山坳里画着螺旋线搜索。
靴尖踢到半埋的钢盔,掀开一看,底下压着截断裂的输油管;扒开覆雪的空弹药箱,箱底黏着团黑胶状物质,指甲一掐便留下油亮的痕迹。
当他在岩缝里发现第三枚昭和十七年的汽油桶标牌时,忽然瞥见西侧崖壁上有团不自然的凸起。
那是张冻成硬壳的降落伞,尼龙布早已脆化成蛛网,却仍死死缠在突起的岩角上。
伞骨下压着个铁皮箱,箱体被冰层撑出裂纹,像朵绽开的金属花。
林川撬开箱盖的瞬间,浓重的柴油味混着冷空气直冲鼻腔。四只军绿色油桶整齐码放着,桶身”柴油燃料”的日文标识下,还有一行模糊的俄文字母。
“关东军和毛子的东西混在一起?”
他皱眉拎起一桶,结冰的燃料在桶内发出闷响。
降落伞的牵引绳突然断裂,半幅伞布裹着积雪扑簌簌滑落,露出箱底压着的牛皮纸文件。纸页上遍布褐斑,但还能辨认出交错的日俄双语印章,以及”诺门罕特别补给”的字样。他拿起文件看了看,又放了回去。
箱底反射出暗金色的光,拨开朽烂的棉絮,林川瞳孔骤缩。
映入眼帘的,是十根拇指粗的金条,整齐码放在一个盒子里。
林川的心头“突突”地跳了起来。
他拿起一根金条,仔细端详着。
金条上面錾着”满洲中央银行”的梅花徽,底部的钢印写着“奉天造币厂康德九年”。
林川皱起眉头。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伪满洲国的年号。
没想到特务咽气前念叨的”金条”,竟然在这里被发现,而且是伪满洲国的金条。
只是这个金条和这里的物资,看上去跟日俄战争有关,为什么会被那个特务惦记上?他又是如何知道金条的?还有,林川清晰记得,当时那个特务说的,这金条是美国人空投的,而现在来看,这应该是日本人空投的物资……
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