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劝学诗(2/2)
小巷的尽头,是一些在永宁县难得一见的草屋。
十几个草屋看上去并不破旧,聚拢在一起反而别有一番风味。
草屋在一个茅草编的篱笆中围着。篱笆的院墙上,有着一副对联。
上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八贤王死死的盯住这两幅并非名家所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对联。
一时之间竟是感慨万千。
八贤王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是,他也是饱读诗书之辈,他读了一辈子书,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辟的劝学对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对子,好对子!陈大人,敢问这幅对子是何人所写,此人,有大才!”
“哈哈哈,原来是县令大人携好友至此,老夫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一个健朗的声音从茅屋中传来,一个银须银发的老者从一间草房子中走了出来,手中还握着一卷书本。
“山阴先生,这是我的朋友,黄石,这位是我永宁县未来三年的巡捕,叶清欢。”
“老黄、清欢,这是我永宁县蒙学的先生,山阴先生。”
“哈哈哈,快,进来,进来,老夫有失远迎啊!”
“不敢不敢,您就是山阴先生啊!没想到,你拒绝了朝廷的邀请,没想到,确实隐居在这永宁县内,山阴先生真是好眼力!”
陈烨懵逼,围着须发皆白,儒气逼人的老头转了一圈:“不会吧,山阴老头,你在这大乾,很出名?”
“岂止出名,我从小就听说山阴先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无一不晓,简直就是我们大乾文人引以为傲的典范,整个大乾,谁不以能够得到山阴先生的一句评价而挤破脑袋!”
“放在前几年,山阴先生的一封推荐信,就能让一个秀才直接进入官场。”
陈烨古怪的看了一眼老头:“哈哈,山阴老头,你还有这么辉煌的过去呐?诗词歌赋?你?哈哈哈。”
面对陈烨的骑脸输出,八贤王脸色有些难堪。
而一旁的叶清欢更是不忿道:“你这个县令是怎么当的?山阴先生这么有名的大儒在你们永宁县,那是你们的福气,你竟然只是让他在这里当个蒙学老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你有眼无珠啊你......”
然而,让叶清欢和八贤王没想到的是,叶清欢的一顿输出后,陈烨脸上没有任何难堪之色,仿佛被说的人不是他一样。
反而是一旁的山阴先生,却是再也维持不住他高人的本色了,连忙打断了叶清欢的吐槽。
“哎哟,哎哟,我的小姑奶奶哎,你就别说了,你以为我是为什么会在这里教书的?”
“哎,山阴先生,您别拦着我,您让我把他骂醒。”
一旁的八贤王则是若有所思的看着一脸尴尬的老头。
“哎,女娃娃呀,你以后休要在老夫面前再提什么诗词歌赋,老夫作了一辈子的诗词,确实连县令大人随手拈来的诗句都比不上啊!”
“什么?不可能吧!”这回倒是轮到八贤王震惊了。
来了永宁县这么久,跟陈烨接触时间也不短了,但是,他也只是发现了陈烨的商业头脑非常发达,而且各种奇思妙想特别多。
但是,没有发现,他在平时的接触中,也没有发现这位陈县令陈大人,还有诗才啊!
“山阴先生谦虚了,刚才,我从外面进来,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副对子,上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人惊为天人,想必是山阴先生您的手笔吧。”
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脚上。
只见山阴先生衣袖遮面,羞愧难当道。
“你们搞错了,这对子,其实是陈县令所作的劝学诗集中的一部分。确实非老夫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