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树大分枝,儿大分家(1/2)
李天明上辈子过得实在憋屈。
14岁上没了娘,没过俩月后妈就进了门,容不下他们兄弟姐妹五个,亲爹连个屁都没放,任由几个孩子被赶去了厢房。
虽然因着几个叔伯阻拦,当时没分家,可却连饭都不许李天明他们几个跟着一起吃,让几个半大孩子单独开火做饭。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能顶门立户了,又遇上了这么一摊子烂事。
最后被逼着娶了杜鹃,可过了六十多年,两口子也一直都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一直到婚后10年,才生下了一个女儿。
让李天明没想到的是,刚出了月子,杜鹃就瞒着他做了绝育手术。
要知道当时那个年代,在农村没有儿子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李天明也想过离婚,可每次都会被一帮人阻拦,翻来覆去的就那么一句话。
“为了孩子!”
好,为了孩子!
再加上,杜鹃就算有再多的不是,好歹也帮着他拉扯大了年幼的小妹。
冲着这个,李天明也不能做没良心的事。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日子渐渐好了,可李天明依旧过得不舒心。
耍无赖,各种占便宜的亲爹后妈,兄弟姐妹生活的不如意,还有离心离德的枕边人。
活到八十多,就没真正痛快过一天。
现如今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李天明再也不想委屈自己了。
他要过好日子,要过能让自己痛痛快快的日子。
“分家?老二,这是你的主意?”
李天明的大伯李学军闻言起身,几步走到了李学成面前,怒视着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我……我……”
李学成下意识的退了一步,耷拉着脑袋,完全没有了方才要教训李天明的气势。
对这个在城里当工人的大哥,李学成还是有几分畏惧的。
“这是我们屋里的事,你就算是当大哥的也管不着。”
乔凤云却不怕这个大伯哥。
当初刚嫁进门的时候,要不是李学军拦着,她早就把那几个野种赶出去了。
“再说了,可不是我容不下几个孩子,是天明自己说的,结了婚就分家单过,你说是不是,天明!”
李学军也看了过来。
“大伯,是我说的!”
“你……糊涂啊!”
自家兄弟是个什么货色,李学军还能不知道,自从乔凤云被娶进门,凡事都听媳妇儿的,对自己的几个亲生儿女不管不顾。
真要是分家,乔凤云那婆娘能让几个孩子从屋里带走一个线头,他李字倒着写。
更别说现在还出了这种事。
侄子的亲事闹成了笑话,屋里没有个女人,几个小的怎么办?
“大伯,您对我们兄弟几个好,我心里都记着,可不分家……往后的日子也过不到一块儿,不如趁早分了的好!”
不分家?
难道还继续给那妻管严的爹,那偏心眼的后妈当牛做马,还要帮着养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妹?
李天明和李天亮兄弟两个累死累活地干一年,到了年底生产队分账,全都被乔凤云给攥了去,除了能分到点儿粮食,一分钱都落不下。
老四李蓉就是因为没钱治病,才落下了终身残疾,最后一直拖到快三十岁,李天明搭了大笔陪嫁,寻了一个死了老婆的鳏夫嫁了。
可婚后的日子过得也是一地鸡毛。
还有老三李天亮,同样也是因为没钱,耽误了婚事,一直到被癌症带走了性命,都没能娶上个媳妇儿。
为了这事,李天明这个当大哥的内疚了一辈子。
上辈子因为发生了杜鹃逃婚的事,李天明心里憋屈,整天被乔凤云冷嘲热讽,转年就带着几个弟妹分了家,走的时候什么都没要。
没吃的,只能和生产队借,这么一借一还的,直到包产到户,分田单干,都没能还清。
再加上没房子,连着好几年,都只能在村里的戏台搭窝棚。
李学军虽然不在村里住,却也知道李学成一家过成什么样,听李天明这么说,叹了口气。
“行,大伯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既然是你说的,那就……分!”
随即便把老三李学工,老四李学农,还有村主任,生产队队长都叫到了一起。
本来还应该有李天明的舅舅做见证,可自从生母过世之后,李学成就做主和李天明的外祖家断了来往,结婚的日子都没给送个信。
“就算是要分家,老二,天明天亮可是你亲儿子,还有小蓉和小五,你真打算不管了?”
面对李学军的质问,李学成也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