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农闲人不闲(1/2)
“四毛五一斤,乖乖,这些年咱们可是亏大发了。”
县物资局去年才给了两毛钱一斤的收购价,要是再算上前些年的,可不是亏大了嘛!
李学庆说着,赶紧让李学工去把会计马长山喊了过来。
“学庆,找我啥……”
话没说完,马长山看见了桌子上放着的钱,差点把舌头给吞了。
这钱……
没到年底,县里财政还没把钱拨过来,如今村里的账上剩下的钱,也不过才几百块钱。
马长山整天摆弄算盘珠子,打眼一瞧就知道桌子上至少一千块。
“长山,把这钱下账。”
李学庆说着,又拿起了那张盖着海城钢铁厂大印的收条。
“这个收好了,要是弄丢了,找你算账。”
马长山连忙上前,先把钱数了一遍,又看了看那张收条。
“学庆,一分不少。”
“多新鲜啊!天明做事还能有差的。”
打发了马长山去下账,李学庆又问起了这一趟的经过。
李天明说得简单,可架不住一旁有李学工补充。
“你是没瞧见,那位孙处长一来,那派头,四个口袋的干部服,大皮鞋,咱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干部,话都不会说了,可咱家天明,那气势一点儿都不比孙处长差,说出来的话……我是学不来,反正孙处长一个劲儿地夸天明。”
亲侄子这么有能耐,李学工这当叔的,也觉得倍儿有面子。
李学庆听着,不禁暗暗称奇。
他虽然敢对着县革委主任拍桌子,可那是因为本乡本土的,县革委主任一个外来户,不能把他怎么样。
真要是到了市里,见着领导,他也得腿软。
“天明,叔就看你成,这回的事办的漂亮,往后……”
“叔,有了拖拉机,往后咱再往城里送鱼,可就方便多了。”
“我正想问你呢,那拖拉机真给咱们了?”
“可不是给咱们,是给咱们用,柴油钢厂给加,这拖拉机就是用来送鱼的,您没瞧见后面还给加了一个大水箱。”
李学庆点点头:“也就是说,卖鱼这事,咱们能一直干下去了?”
“能,而且孙处长说了,这鱼往后越多越好。”
钢铁厂能缺钱吗?
他们缺的是东西,有钱都花不出去,村里要是有本事,一次送去一万斤鱼,钢铁厂照样吃得下。
“这就好,这就好!”
李学庆激动地搓着手。
原本担心的是三个人能不能平安回来,现在看见了钱,他的担心就变成了,这会不会是一锤子买卖。
要是能一直做下去,往后每一年,李家台子都能过上一个肥年。
“叔,往后这鱼,咱们打上来的时候,也得注意着点儿,还没长成的……”
“叔明白,这苇海是咱们村的聚宝盆,哪能让鱼虾断子绝孙了。”
明白就好,李天明担心的就是,为了赚钱,竭泽而渔。
“天明,往后这往城里送鱼的事,就交给你了,叔给你记两个人的工分。”
这趟道安排别的人去没用,李学工也是村里有数的好汉子,可见着钢厂的领导,照样腿软。
还不如就让李天明一个人来回跑,反倒比人多更稳妥。
“我没问题!”
一个人的话,往后做啥事也能更加方便。
“还有个事,学庆叔,三叔,我说完了,你们可不能和别人提。”
听李天明这么说,李学庆和李学工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是这么个事,我和孙处长说好了,往后送鱼的时候,夹带点儿山货和野物,这个算个人的,卖给厂里的采购员。”
李天明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两个人的反应。
“我是这么想的,这事不好让太多的人知道,一旦捅出去,到时候容易连累我大伯和孙处长,就我家、三叔家、四叔家、学庆叔,还有金利叔,一共五家人知道就行了。”
李学庆听着,感觉脑子有点儿不够用了。
好半晌才明白,李天明这是给李家人争取来的好处。
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