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惶惶不安(1/2)
“我……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
那结结巴巴,一脸慌张的模样,任谁看了都知道,这里面有事儿。
“听不听得懂都无所谓,只要我认定了是你,那就一定是你!”
张青森傻了,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天明。
你还讲不讲理了?
我都狡辩了,你凭啥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就认定是我?
这傻孩子忘了,这里是李家台子。
又不是打官司,要个狗屁证据。
“你小子给老子小心着,从今往后我就盯着你一个,但凡你再起歪心思,苇海那么大,哪还不能沉了你!”
听到这话,张青森只觉得头皮发麻,尿意上涌,得亏他夹得紧,不然的话,这会儿已经拉拉尿了。
“还有你们,村里对你们算不错的了,也不去周围几个村打听打听,他们那边的知青到了年底都是咋分粮的,没事别特么瞎折腾,把村里人折腾烦了,有你们好受的!”
众知青闻言,一个个噤若寒蝉,一句话都不敢说。
谁也不傻,再说了,四围八庄插队的知青,也有他们的同学,同乡。
平时能不互相走动嘛!
相较于李家台子,在其他村里插队的知青,处境比他们要艰难的多。
单单是在年底分粮这件事上,李学庆算是非常厚道了。
虽然照比村里的社员,工分上要减一成分粮,可这也比别的村强太多了。
至少大家伙能吃得饱。
这年头,还有什么是比吃饱肚子更重要的吗?
而且,村里人也从来不骚扰知青,就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别的村……
听说过有女知青拿身子换粮食。
还有一些村癞子整天围着女知青打转。
像这种情况,在李家台子从来没发生过。
所以,人要懂得知足。
“天明,村里人待我们厚道,我们都知道!”
谢建设已经隐隐猜到了李天明说的是什么,他也没想到会是张青森。
“知道就好,别的没那么多说的,就一句话,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再过几年,等运动平息下来,这些知青都会陆陆续续的回城,上辈子,李学庆可从来没为难过他们。
有通过招工回城的,或者是通过高考回城的,村里一个都没卡着,通通放行。
可这一世,要是这些知青不懂事,非得折腾,李天明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绝望。
回城的申请表差一个村支部的大印,就不给你盖,让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特么没处说理去。
或者放你走了,在个人档案上添一笔,该知青在下乡插队期间,一向表现不佳,自我要求散漫,建议用人单位酌情考虑。
到时候就算回了城,连个扫大街的活都轮不上,整天在家吃闲饭,看你能不能受得住。
总之,李天明得让这些知青明白,他们的小命运,一个个的都在村里捏着。
老老实实的,自然是你好我好全都好,可要是不懂事的,那就看看到底谁的手腕子粗。
接下来,李天明还打算做大事呢,可不想被这些人给搅合了。
说完,李天明也不搭理谢建设,转身就走了。
“这人真够蛮横的!”
说话的是和宋晓雨他们一起来的女知青,叫宋长英。
“别瞎说!”
身旁的女知青赶紧扒拉了宋长英一下。
“李天明可不好惹!”
这个叫吴玉娟,是来李家台子插队的第一批知青。
其他人面面相觑,最后又将目光落在了还倒在地上的张青森身上,一个个的目光都带着鄙夷。
知青点出了个小偷,还被李家台子的村民给知道了,大家的脸上都无光。
“该做饭做饭,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谢建设心里烦闷,挥手打发众人离开。
“老谢,就这么算了?”
张超英的东西虽然找回来了,可还是觉得不忿。
“你还想怎么样?东西都找回来了!”
“批斗他,让他长长记性!”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对,将他打倒,再踩上一万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我也觉得这件事不能这么算了,不给他个教训,往后和小偷住在一起,谁心里能踏实!”
“队长,你可不能包庇张青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