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午夜城隍断魂(1/2)
今早贺俶真起得迟,等他睁开眼睛,竹影已透过漏窗照他脸上。
穿戴好衣物,他走出门去,来到文昌阁旁的仪门,要找庙祝说些话。
仪门两侧有许多杏树,更外头还有些槐树,以九宫八卦位种好,每有风吹来,绕过树梢,走风门出去,大风朝向与仪门相同。
庙祝唤作岑昇,是个甲子岁数的老汉,虽眼眶凹陷,可眼光不似老人浑浊,反而透着股精气,披件大黑袍,走起路来力气也足。
见是贺俶真来了,忙起身奉座,将那烫的滚熟的苦茶递了过去。
岑昇提着茶水道:“初时见道长来此,我只当是寻常道观来的,未有上心之举,差点因此错过真神仙呐。”
这两日城隍热闹得紧,香客来往都会谈起县衙一事,岑昇作为庙祝,自然也知道那些他们嘴里的道人是谁。
贺俶真倒是淡然,“老庙祝再不要抬举我,他人言说修道长生,总要摒弃七情六欲,除却杂念幽居山中,如此才算真神仙。”
“我侥幸窥得天容道貌,另起一峰,在得道长生前,自是要为苦县做些什么。”
这话不是夸大修行,贺俶真年少时命途多舛,为拜师仙家,辗转于几大郡县,却始终不得其法,不入此门。
而心灰意冷之际,敲开了城隍大门,浸染香火数年,非但没死于神仙斗法,反而得了众仙朝上图。
岑昇试说道:“那劳道长在此多住几日,容我早晚请教。”
贺俶真点点头,沉吟片刻问道:“城隍阁夜里可有古怪?”
老庙祝摆弄着苦丁茶,听见这话一哆嗦,忙开口道:“道爷,这话说不得,难道不曾看过苦县旧志么。”
贺俶真暗暗记下,又说道:“确实不曾看过,庙祝既如此说,那古怪也是实的,与我讲讲看。”
岑昇人比茶苦,不敢答话,苦县能得安稳,已是百姓齐天之福,不应再生事端。
“都是些阴怨煞气么。”
“哐啷!”
茶壶跌落在地,岑昇默默蹲下收拾,接着坐了回去,犹豫半响,还是开了口:“道长看穿此地风水,我也不瞒了。”
“夜里许多古怪事是有的,不过阴气重了些,倒也无关人命,只因这阴气源头在别处。”
“南边大山号称哀牢山,这个道长想是清楚的,道长说的阴怨煞气正是走那里溢出,流至苦县,城隍阁香火最盛,所以成了这些至秽气息聚集地。”
“气息虽被香火引来,却也因香火翻不起浪,虽持续多年,倒无碍善男信女,贩夫走卒,家家户户都不曾出过问题。”
贺俶真问道:“阴怨煞气自古有的么?”
老庙祝摇头,说道:“不知道长是否听闻,那场大起风暴的万人厮杀,若不曾听过,恐要去书上寻了。”
涉及朝堂,岑昇又是一地庙祝,这不是他能说的,所以要他自己寻书去看。
这时岑昇突然开口:“去哪里看旧志,道长想是知道的。”
贺俶真应承下来,随即起身道别:“劳烦庙祝相告,小道先去了,待上香过后再去看书。”
出了仪门的贺俶真又到了主殿,亲自为那尊木胎神点了香,随后去到县衙,找县太爷陈礼要了部苦县旧志。
出了县衙,他步行走到街头,东西长街,南北小巷中,豪绅士子,梨园弟子,伶人僧道,拎花挑担往来不绝,俨然一副市井小民图。
可在道人眼里,与百鬼游行并无不同,只因人来人往,全无一丝“生气”,地涌黑风至楼台亭轩,周围一片惨绿。
任哪一位道士修为深厚,见了此番景象,都会觉得在看一具具暴于荒野的腐朽白骨,诚然,看的不是眼下,而是今后。
“我要不管,岂非人人命不久矣?”
贺俶真叹息一声,接着回到厢房内,翻开旧志,看看当年那场大起风暴的万人厮杀。
苦县旧志:苦县前身,是为庄县,属泷州,处哀牢山北,因多恶山恶水,虫豸虎豹,故民风彪悍……
太祖起兵之地,随从百二十人,开国六公侯,四人出此……
宫廷血案,陈王败逃哀牢山,公侯子孙怜太祖血脉,再起兵戎……
天子亲征,陈王再败,余得残兵万人,又至哀牢山……
天子深恐先帝余威,遂围困残兵,陈王搏杀数日,黄沙遮蔽万里,皆死尽……
时值天子肃清内外,庄县动荡,百姓困苦,改为苦县……
贺俶真目光看向南边,紧盯着哀牢山之巅,低声道:“竟是这般么。”
归乡时贺俶真走绛州回到苦县,见途中许多乡县都遭阴风鬼物毒害,已是旱地千里的景象。
而苦县近来气运扭曲,俗子面露死相,加之那道邪气,二者就是最好证明,他不信会草草了事。
岑昇所讲不至于人人皆知,也算不得秘事,定然还瞒着他些什么,原由他都知晓,倒也理解这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