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我在深山打猎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 第一章 我叫林三七

第一章 我叫林三七(1/2)

目录

记得被叔父赶出家门是在距离十三天即将过年的时候。

他用一根小腿粗的棍棒,打了我七十六次,用脚踹了我十九次,用巴掌扇了我二十三次,说我是个扫把星。

我没有求饶,也没有低头,因为从小我父亲告诉我,一个男人,就要像鹰一样,哪怕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我叫林三七,曾是一名猎人,还是一名贼拉牛逼的猎人。

老家是在内蒙,小时候听爷爷给我说过,我家祖上数代在元朝时期,都是专业给朝廷训鹰的,官职最高上过三品。

甚至我现在手腕上带着的一串檀香沉木手串,听我爷爷说是曾经的蒙古大汗——蒙哥,赐予我家先祖的。

怎么说呢!也算是曾经阔过……

在我十四岁生日的夜晚,那天雨下得特别大,中间夹杂着一声声炸雷,我父母当晚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没有署名,没有地址.......

看完信以后,我父亲皱着眉对我母亲说:“你怎么看?”

母亲表情恍惚摸着我的脑袋轻声呢喃:“该来的总归会来的!”

我当时不懂为什么父母会说这样的话,只是傻傻地看着他们。

我父母看完信的次日,他们就在我寄存在同村的一个叔父家里,并且留下五千块钱,然后运上新疆,在离开的时候,他们只告诉我,一个月后回来。

三个月后,我的父母再没有回来。回来的,只有那一串沾着鲜血檀香沉木手串……

因为没有了钱财的支持,这个同村的叔父从最开始的笑脸相迎变成后来的恶语相向。

不过,或许是在少年时期,我就亲眼见过人性的善变与丑恶;这也让我后来的十数年时间里,都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人的罪恶和狡诈,或许就连林子里的那些冷血的野兽都望其项背……

......

1990年年末,我最终还是变成了一个孤儿,一个乞丐,一个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丧门星。

也就是在这一天,我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子,朝着未知的世界,蹒跚而去。我离开的时候只带了两件东西。

除了那个祖传的檀木手串,还有一枚我父母在我十岁生日时,送我的一枚鹰哨。

依稀记得,这个带血的檀木手串,是我趁着叔父熟睡的时候,从柜子里偷出来的;不过,这本身就是我的东西,也算不得偷。

拿回自己的东西,算偷吗?

那年冬天很冷,雪也很大,我迎着风雪漫无目的走着,饿了就吃雪,渴了也吃雪。

不知道走了多久,就在我即将坚持不住的时候,在路边遇到了一辆运猪的东风牌货车,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我爬了上去。

一路上摇摇晃晃,我也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中,不知道自己来到了哪里。

只是听到附近有人声的时候,我跌跌撞撞爬出了货车,然后来到了一个我从不认识的广场。

其实现在想想,如果不是这辆载着猪的小货车,或许,我早就我死在了那一年的冬天。

这个广场很大,但人没多少,我又饿又困,随便找了一个角落,蜷缩着身子,沉沉的睡了过去。

......

后来我知道,这个广场是首都的下沉广场;也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贵人——东家!

到达这里的第二天风雪就停了;我当时饿的皮包骨头,眼前都起了飞虫,并且老是一明一暗。浑浑噩噩的时候,看到下沉广场上叽叽喳喳的鸽子。

或许是玩心大起,我开始吹起了鹰哨。(鹰哨:鹰具口哨,主要用于训练鹰隼,呼唤鹰隼用的。)

把这些鸽子吓得扑腾,像是一群老母鸡找不着北了……我则是看着这群鸽子的傻样,呵呵直乐。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太傻了,人都快饿死了,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但,也就是在我发笑的时候,忽然间,一个纤细的阴影压在我的身上。

疑惑抬起头,看到的是一个穿着休闲服,带着墨镜的姑娘;这个姑娘大概二十多岁,穿着羽绒服,饶有兴趣耳朵看着我。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这位姑娘率先摘下眼镜,蹲下身子用好看的眸子盯着我。

“你会吹鹰哨?”

我一愣,但还是点点头。

“林泽天是你什么人?”

我怔怔地看着她,回答:“我爹!”

“你叫什么名字?”

“林三七!”这是我和东家见面的时候她首先问的我三个问题。

并且在我回答之后,东家当时的表情没有变化,而是在沉默半晌后。

她站起身,伸出手轻声对我说。

“跟我走!饱饭,金钱,权利,女人我都可以给你!”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先是一愣,然后注视着她半天。

最终摇摇头。

“不够?”她一愣,挑起眉头。

我没有回答,也没有理会她伸出的手,反而努力挣扎地站起身子,很长时间之后,我才摇摇晃晃地站定她的面前。

看着她,我无比认真地开口:“我要……睡你!”

我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觉得自己是在说大话。因为我父亲还告诉我,一个真正男人,就要睡这个天下最好看的姑娘,而她,就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看的姑娘。

她那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我,似乎可以驱散所有的冰冷还有黑暗,带领我,不停地走向光明,温暖的环境中。

然而,在听到我这样说之后,东家没有生气,也没有嘲讽,更没有反驳。

反而是平静点点头,笑颜如花朵,她柔声说道:“希望,你以后还能记得你说的这个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