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恢复科举制,刑不上大夫(2/2)
而连续这么几年没有举办科举,如果缺官员了,这几年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那当然是依靠各地官员或者是有名望之人进行推荐了。
但这种制度,本身被推荐起来的,都是清一色的世家之人。
而且,如果真的被推出来的都是有才之人的话,也并非不可以接受。关键是,相比科举来说,纯纯依靠察举来选拔官员,这个质量实在是有些良莠不齐。
沉重一点来说,如果再不尽快恢复科举,而是继续沿用这种复古的察举制度,就算是个白痴,只要家族有力量,就能当***。
世族这种东西的存在,永远不可否认,他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过了一个度,他就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了。如贵族阶级永远是贵族,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富,世家通过兼并土地获得收益,控制着整个地
区。
故而,对王羽而言,如今,北方已经稍微稳定了下来,重新恢复科举,即使是仅仅在北方这一块区域重新恢复科举,也是如今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善!」
「再立科举,此事关乎国本,应速速推行!」不少的官员点头赞同道。
至少在场之中,并没有人反对重新恢复科举。
虽然说这几年依靠察举选拔官员,让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他们多数也很清楚,阻拦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阻拦不住的!
而且,科举虽然确实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也只是冲击而已。
有人说「世家阻碍了平民的上升通道」,这种看法十分片面,世家为了巩固在朝堂上的优势,会不断在民间吸取优秀人才的,将他们发展为自己的门生。
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下,门生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恩师或者是恩主,是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的。故而,就算是这些民间吸引来的优秀人才为官,日后也会成为他们的助力。
至于这些民间的优秀人才乐不乐意给这些世家之人当作门生呢?
那有什么不乐意的?
又不是只是对世家单方面的好处!
日后,他们为官的话,同样也可以享受到世家的政治资源,本来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你以为蓝星隋文帝杨坚的科举制是怎么来的?那是杨坚把科举从门阀内部搬到朝堂上来的。
世家爱冒险,喜功业、好进取;科举系的「中小地主~文官」则多数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趋保守。
如果将世家比如成大型企业的话,那么,普通百姓也只是一些个体工商户。
以蓝星为例,同样是半壁江山,东晋远远强于南宋,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五姓七望叱咤北魏朝堂,并且大大增强了北魏的武德;小地主却匍匐在金朝的铁骑之下,后来侵蚀了金朝的武德,减弱了金朝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南北朝的时候,关陇八大家组建了跨时代的「府兵~豪族制」,逐渐创造了隋朝和唐朝;南宋的时候,长城以南的北方没有诞生出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古代的庄园主、士族、贵族、门阀会为了家族的利益去尚武、研究经书、传承科技、留存艺术、经营财富,乃至立言立德立功,所以对外战争的热情很高涨;由于其家族产业的实力雄厚,积累了管理经验,所以战争的后勤保障很高,对国家有好处;也传承了华夏文明,发展了华夷之辩。
而通过科举制而发展起来的中小地主根本没有能力、没有野心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想要通过科举制发展出新的世家,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成为一个世家,可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情。绝大多数,最终也只是发展成一个小地主阶级。
「善!」
「既然众卿无异!」
「即日起,礼部昭告天下,明年三月,再兴科举!」
「左相,科举一事,事关重大,此次科举,还麻烦左相一力主持了!」王羽转向赵安陵的方向道。
有了王当之的事情在前,这个时候突然被加担子,赵安陵本能的就是以为又有什么阴谋在等自己!
不过,想了想之后,他就将这没来由的猜测抛之脑后。
连续对他们两个人下手,如果王羽真的这样做的话,那这个吃相就未免太难看了。
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的他的是什么,他成为左相的意图何在?但至少,现在的他还是安全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段左相的风光。
而且,科举乃朝廷选官之本,王羽就算是要干什么,也不会在恢复科举这样的事情上发力。
故而,赵安陵经过片刻的迟疑之后,也就印下了这一件事情。
虽然说,主持科举之事,按道理还没有到了让一位丞相出手的地步,基本上交由礼部主持即可。
但是,毕竟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的重新恢复科举,隆重一些,倒也能够理解。
而在不久之后,当北地重新恢复科举的消息传遍大苍之后,「北上,去燕北!」成了时下文人的口号,于是三五成群,或是独行,天下文人开始向燕北汇聚。
虽然说,除了北地能够依靠运兵车及时到达之外,其他大苍各方势力治下的那些才子,靠他们两条腿赶路的话,想要赶到大苍的最北边,那真的很可能是几年之后。
不过,科举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无比疯狂的一件事情,甚至能够让他们为之拼搏一辈子。
不就是几年的时间吗?
那些天南海北的,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依旧执意要赶往燕北参加科举,搞不好本身就不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的科举,而是为了参加下一次的科举。
这一次赶不上,还能够赶不上下一次吗?
「王鹏飞这是要借恢复科举的名头,挖空天下有才的学子聚到他的帐下,今后还有何人为我等治理政务!」依旧还没有从四大皇商事件之中抽身而出的轩辕黄疾呼道。
然而,王羽可以恢复科举,那是因为他已经实现了北地的安定。至少,山阳、河东、河北、燕南、燕北几道的学子可以畅通无阻的来参加科举。
但是,他们其他几方势力却没有自己这个基础!
现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脱离交战的状态,这战火连天的,来参加科举的学子这一路上搞不好就被波及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大老远的跋山涉水来参加科举?
故而,他们现在就算是想要恢复科举,但也还没有这个基础。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各方势力做出的应对,也就截然不同。
靖王与镇西府不约而同的对内发掘世家的力量,依靠利益交换,来获得大量世家的支持。
尤其是镇西府,在赵匡胤的建议之下,直接喊出了刑不上大夫的口号,一时间得到了大量世家的支持。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