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剧中世界(1/2)
(感谢书友「20201110004216063」的2张月票,4张推荐票,「生机无限天空蓝」、「幽灵天使」、「兰泽岁暮」、「橙186088」的2张推荐票,「女夭儿」的3张推荐票,「龙皇ysx」、「清晖冷月」的4张推荐票。)
放开魔鬼,没有下限!
这种无人性破坏力所过之处,都化成一片白地,只用五日,所处夏境几个部落,已经没有能站起来的西夏人了。
谢玉也知见好就收的道理,给一批「新人」喂了最后一批幽冥符水后,带着缴获的近四万马匹,金银,宝石、玉器,连铜钱谢玉都不要,匆忙撤离了。
国内纷乱,一天几信,好水川内的宋军确实后坚韧,一时竟也拿不下。
还是老巢要紧,渭州他李元昊还会来的。
只是李元昊回到夏境傻眼了,从与宋境边关交界,到兴庆府东南这一段,已经全部烧为白地,入眼可见,已经没有活着的。
要知道这里也靠近辽境,算是繁华之地,人口约近百万的。
而夏一共人口也就五百万左右。
事后统计,比预计还惨,直接丧命人数超过一百二十万,间接影响超过两百万,更何况那些被烧白地段损失大了去了。
别说在攻宋,能保住基本就不错了。
打听到是这个叫「谢玉」的小知寨做的事,李元昊立刻给宋婷庭发信,只要交出这个谢玉的人头,他西夏就自削封号,向宋称臣,有生之年,不会犯宋境。
而赶紧救援韩琦,看着险些全军覆没,已经被折损的近五千精锐。
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与大将葛怀敏商量后,向韩琦谏言,考虑军中士气低落,也只得先聚军固守边境。
这时,李元昊通缉「谢玉」的事传来,韩琦立刻派出探子查询情况!
那一片白地和一地死尸的情况,根本瞒不住。
一时谢玉名声「大坏」,妄造杀孽,与礼不合。
而这时的谢玉也收回就一张幽冥火咒所花的残缺版金刚王咒。
略一检查,竟是一百二万人命堆起来,如此情况,心肠很硬的谢玉也是多懊恼,那手段确实太过了。
万千不能在用了。
当然事实已成,好处还是要收下的,谢玉立刻这残缺版金刚王咒给祭炼了,终于那五转元功破入一重境。
谢玉有感觉,破入一重境,就是在这个世界极限了。
也是这个世界,武者能承受的最大能力,不然就肯能肉体反噬崩塌了。
尝试对一块大石出手,八百斤力道,可挽六石弓,已是那种天生巨力的神将之资了。
更何况还有其他好处。
再看那断成很多快的碎石,若是打在人身上?
不能想!
随着五转元功终于进入一重境,由雮尘珠自然也恢复一点,主动调节,谢玉很快就适应了现在修为,轻易的就达到举重若轻的水平。
毕竟是一百二十万人命「代价」堆起来的修为。
这时,有军士来请,说是韩琦好相公相召,自不好拒绝。
这时的谢玉除了留下两千良马,其他小四万匹马,都转交给了附近这几路的「马监」,实在养马太费劲,他这个军寨养不起那么多的。
而且这种主动「上交」,谢玉还能掌握一部分话语权,自然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军方不会给谢玉「落井下石」,少马,腿短,是宋军的顽疾了。
当然,那些缴获的金银,谢玉是不会上交,而且还要贪下九成。
但对麾下的八百乡兵土兵来说,给他们留太多钱财,也是取祸之道,再有,有走夏
境这一趟功劳。
未来每个人,都有至少一个厢军名额的前程。
在宋当兵,虽地位地下,但估计也是历朝历代工资最高的。
谢玉,又按雮尘珠的编排,说了所做之事。
韩琦相公,有信也有不信,只让跟着他回京述职。
私下暗叹,谢玉那套三光之策,虽然有违儒家道义。
但确是是重创了西夏,看来边关又将归于和平了。
但说到底,还是宋军军力比想象中的羸弱,和之前想的一样,大宋走到这一步,是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至于,杀谢玉,献人头的事,只要智商在线,有政治头脑的大臣,自然不会做。
可以说,只要谢玉活着,以后西夏犯境,都要掂量掂量了。
夏那边没少活动,北辽也是如此!
以北辽和宋的关系,很快谢玉的档案就出现在辽国上层人物的案头了。
果然,要狠起来,还是那些读书的。
随韩琦回京述职途中,接连遇到刺杀。
毕竟随李元昊南攻大军中,自然有不少出现夏西南境的部落兵,大军解散回家一看,亲人死光,家里都烧成白地。
都是军悍卒,一无所求中,就只剩下报仇这个年头。
谢玉自然不惧,韩琦的亲卫已经给谢玉挡十几波刺杀了,不得已韩征掉了附近的五百驻泊禁军护送,这才「安全」一些。
也从这里看,确实能看到谢玉那一招,对西夏的伤害有多大了。
韩琦也常找谢玉说话,灌输儒家「仁恕」之道的同时,也常和谢玉商讨军战之术。
谢玉只说自己所用的是「邪法」,不是正统军战之术,多闭口不言的。
相反谢玉以自己景祐五年戊寅科第249名晚辈自居,多向韩琦请教儒家学问。
韩琦向谢玉宣传他的务实摒虚之策,谢玉深为赞同。
交流中,韩琦见谢玉多用耕种治术举例,可想在做知寨这三年,理论和实践结合是这人才。
有推荐谢玉参加制科的意思,和韩琦交流儒学,谢玉目的就是这个。
后世苏轼诺大的名头,除了善诗词外,就是中读书人中的读书人,才能考上的制科。
而参加制科首先的条件,就是要有重臣推荐。
谢玉知道这次自闹的风波肯定很大,在以自己的年岁,干脆进崇文馆读书,准备制科考试,躲避风波。
见韩琦主动说出制科的事。谢玉也连忙就坡下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些话,自然是坦诚些好。
韩琦沉寂一下,问:「谢玉,你可想好,如此,你那可封侯的军功就没有了。」
谢玉:「韩帅,爵位我家有,我是文臣,进士科出身的儒家文臣!」
「今借用前朝曹松一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是他国百姓,但今下也多后悔,那日之策,万千不想多提,望韩帅见谅!」
韩琦赞叹道:「难得你能有如此心思和感悟,回京后我带你见范大人可为好!」
谢玉行礼:「多谢韩帅,感激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