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海里针 (续)(2/2)
只听胡教授说道:「你们等等……应该可以查找得到的。因为当这一类推荐人通常只需要经电邮填填表格即可,我应该能够找到相关记录的。」
胡教授的话音才落下,傅良涛便笑道:「听起来,胡教授当推荐人的经验还真是相当丰富。」
胡教授也不否认,轻松地笑着应道:「这是当然的了,刚毕业的学生在应聘的时候多找不到推荐人。所以,许多时候都会想到我这个课程主任。他们开学的时候,我就跟他们挑明了,如果有需要就尽管填我的资料……」说话间,胡教授似乎找到了相关的电邮,将手机屏幕转到了傅良涛的面前,道:「这应该就是你们想要的资料了。」
许静嘉应聘的,却是一家慈善机构幼儿园的文书职位。二人取得了相关电邮的复本后,又跟胡教授提了几个其他相关的问题。
傅良涛和庞季同离开时,胡锡忠转身继续擦白板。当二人走到演讲厅上方高处的出口旁时,忽听身后传来胡锡忠的声音,问:「你们说的那个女孩是不是非常开朗,很爱笑的?」又听胡锡忠说:「她好像总喜欢坐在演讲厅的末排,偷偷吃东西。」
自演讲厅离去之后,傅良涛和庞季同又到了大学应用数学系的学生谘询办事处,查询了许静嘉的相关资料,又做了与于专上学院校务处进行过的大同小异的调查。
由于是半工半读的课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每个学期所修科目的数量,最少两科、最多五科,大部分学生都以两到六年的时间完成课程。
许静嘉的副学士同学大多都以两年或三年的时间便将课程修毕,偏偏许静嘉就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在第三个学年时,许静嘉还停学了半年。到最后,与她同时修毕课程的就只剩下王嘉妮、张卓华和徐旭尧三个同学,其余与她同一时间毕业的学生,都是在她之后入学的。
庞季同在比对过许静嘉与其同学们于大学时的选课时间后,便讶异道:「虽然学生有选科自主权,但是学校有选科指引,好些科目都有基础和进阶之分。大部分的学生都跟从这选科指引选科的。偏偏许静嘉自打第一个学年之后便不按牌理出牌,选科完全没有章法,是没有留心注意这些事情吗?」
除了这一点,许静嘉的成绩,自副学士的第二个学年开始便没有再上去过,不少科目徘徊在合格的边缘,还曾试过有两科需要重修。成绩没有再上去过的因素可以很多样,可是需要重修这一点仍是让傅良涛觉得不合理。
因为这学士课程的学费可算不上便宜,当时一个科目的收费需要七千五百元正。由于是自负盈亏的课程,政府并无资助,许静嘉也没有申请相关的贷款,这便意味着这些学费全都是由她自掏腰包的。许静嘉的家境并不丰裕,并不容她这般浪费机会。
在之后一天的时间里,傅良涛在学生谘询办事处的帮助,陆续收到了许静嘉副学士和大学在学时期与各个教授的通讯、功课和小组报告的复本。傅良涛注意到,许静嘉的小组报告大都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