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朝会(1/2)
“说。”李玄明强打起精神说道。
“昨日,京师发生恶性抢夺事件,造成三人死亡,另有两女被欺辱,臣以为,应将参与作恶之人,集体问罪。”独孤信说道。
此话一出,便有人反对,反对之人不是别人,是现任秘书监,郑国公魏婴!
此人刚正不阿,早年间担任谏议大夫,看谁不顺眼就喷谁,连皇帝也敢喷。
“流民作恶,往小了说,是京官失察,往大了说,是朝廷赈济灾民不力。
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出现这等恶性.事件,若是集体从罪,恐怕会引起民愤。
齐国公,要是出现民愤,该如何?”魏婴冷声道。
“难道就不管了?流民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贼子从中作梗,到时候京城遍地罪恶,岂能因噎废食?”独孤信皱眉。
“陛下,臣以为,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仓赈济,先稳住百姓。只治贼首,不治从犯,免得引起民愤。
这些百姓也是走投无路才抢夺粮食,这是国家失察,是天子失职呀!”
魏婴的一番话,怼的李玄明心口疼,他不由想到了秦牧的话。
天子要是神明,世上还有灾难吗?
他比谁都明白,但这话,不能对外说。
“可,就按魏婴说的办。”李玄明疲惫的说道:“不过,京官失察的罪也要治,让三司介入吧。”
独孤信眼神冰冷的瞥了魏婴一眼,随即看了儿子一眼。
独孤锐心领神会,上前说道:“陛下,刁.民的事情好解决,可流民的事情才麻烦。
眼下才秋天,马上就到了冬天,陆陆续续还有流民进京,管得了一时,难道管得了一世吗?
国库本来就不充裕,又接连免除多地税收,再这么下去,大家都要喝西北风。
臣以为,倒不如将这些流民引导至其他地方,让地方官认领人数,这样一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麻烦!”
这办法让李玄明眼前一亮,大贞地域辽阔,这些流民放到全国地区,也不算什么。
一个地方分几十人,上百人,也就分完了。
能大大减轻朝廷的压力。
一时间,有不少人附和。
“独孤驸马都尉此法不错!”
“此法能解决根本问题。”
不过,很快就有人提出问题,“关中地龙翻身,又干旱,其他地方也不好过,这一场大旱波及数州,这些百姓能往哪里送?
接受了他们,就等于断了其他人的活路。
魏婴也说道:“千里迢迢让百姓过去,岂不是送死?人没到,怕是就死在了路上。
陛下可去看过那些流民?
一个个瘦骨嶙峋,连走路都费力,别说迁移几百里了。
他们抱着生的希望来到了京师,却被无情抛弃,试问,这让天下人怎么想?
要是朝廷出力,把这些人送走,没有三五十万贯,根本不可能。
朝廷要是拿得出这些钱来,也不会养不活这些人。”
独孤锐也是恼怒不已,“那总好过郑国公在这里拆台来得好,流民问题总要解决的,不能让他们一直留在京城。”
魏婴捋了捋胡须,淡淡道:“我已经把所有的家产都捐出去了,没有活一千人,也活了八百人,府上也收了十余人。
要是朝臣愿意接收一些人,也能活几千人。
先解决一点人是一点,总好过越积越多。”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都变了。
朝廷本来就发不出俸禄,拖欠了整整两年,要不是大家都有家底,早就喝西北风了。
再说了,在场的,哪个不是家大业大,养着一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