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李贞参透的道理!(1/2)
李玄明此时正满秦家村的‘偷师学艺’,比如这会儿,他看着秦家村的村民,正在建设一个名为玻璃大棚的东西。
“这东西,能在冬天种出青菜?”李玄明有些不信。
珊瑚解释道:“是的爹,只要温度够高,有阳光照射,即便是冬天,也能种出蔬菜。”
说话期间,她还冲着山脚下的李贞招手。
而李贞忙活一天,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也不顾地上脏不脏,一屁股坐了下去。
“少爷,老爷看着呢。”王福安提醒道。
李贞躺在了地上,“不行了,我得休息,再这么干下去,我小命都交代了。”
“少爷,老爷过来了。”王福安急了,生拉硬拽把李贞给拉了起来。
不多时,李玄明到了跟前,看着脏兮兮的李贞,问:“种地容易否?”
“难,太难了。”李贞摇摇头,“在地里刨食,根本就不是那些老师说的那么简单。”
以前,宫中的老师说农人如何如何难,却都说不出一个大概来。
此时此刻,他撸起袖子,卷起裤管,附身弯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比那些人说的难十倍。
李玄明点点头,“能明白百姓的苦了吗?”
李贞道:“我不过做了一天,就累成了这样,而百姓要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的耕种。
一日之苦,岂能抵得上十年之苦。
我现在开始理解逸云说的那一句话了。”
“哦,那臭小子跟你说了什么?”李玄明好奇问。
“他说,百姓爱土地,但是根本不爱种地。”
“胡说八道。”李玄明冷哼一声。
然而下一刻,李贞就反驳道:“我认同逸云的说法。如果生活足够好,家中粮食足够多,没有一个农民,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他们爱种地,只是因为,饿怕了!”
李贞下意识攥紧了拳头,“同时,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李玄明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是啊,谁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跑到田地里刨土呢?
又不是天生的贱种。
他不得不承认的是,秦牧的观点,虽惊世骇俗,却惊人的直指核心。
可想要改变这种困境,又岂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你还参透了什么道理?”李玄明再问。
“我身边那些人,其实根本不关注真正的劳苦百姓。”李贞叹息道:“秦牧说得对,他们吟诗作乐,胜过爱百姓,他们身着裘皮大衣,手里端着烤炉,喝着温酒,一身贵气。
他们用怜悯的眼神看着百姓,从指缝里露出去的食物,就像是莫大的赏赐。
他们希望从这些可怜人眼神中看到感恩戴德,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却不曾真正的替弱势群体发声!”
李玄明像是第一次认识李贞,上下打量着儿子,“这是你感悟出来的?”
李贞点点头,随即满脸歉然的说道:“爹,以前是孩儿不孝,不懂跟爹分担,请爹原谅!”
李玄明眼神变得柔和许多,也多了一丝欣慰,哪怕这感悟是秦牧告诉他的,能参悟明白,也是一种成长,“这一次秦家村没有白来。”
“是,没有白来,受益颇多。”李贞道:“来到了秦家村,我才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办法,可以让百姓富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