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危机暗伏与破局先机(1/2)
林氏集团在林瑶一系列成功的跨界合作后,看似风光无限,然而,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
林氏集团在时尚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众多竞争对手的眼红。其中,一家名为星耀集团的老牌企业,一直觊觎林氏集团在市场上的份额,暗中策划着一场阴谋。星耀集团察觉到林氏集团在原材料供应链上,虽有自主研发的材料,但仍依赖部分特定供应商提供辅助材料。于是,他们不惜重金,与这些供应商达成独家合**议,意图切断林氏集团的材料供应,从根源上打击林氏的生产。
与此同时,市场上突然涌现出一批与林氏集团产品极为相似的低价仿冒品。这些仿冒品不仅做工粗糙,而且质量堪忧,严重影响了林氏集团的品牌形象。消费者纷纷投诉,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对林氏集团产品质量的质疑声。
林瑶在办公室里,看着一份份负面报告,眉头紧锁。她深知,这次危机来势汹汹,若不能妥善解决,林氏集团多年来的努力可能毁于一旦。
“必须马上找出应对之策。”林瑶迅速召集核心团队成员,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我们先从原材料供应入手,寻找替代供应商,不能被星耀集团卡死脖子。”采购部经理率先发言。
“同时,法务部门要立刻行动,收集仿冒品的证据,起诉那些侵权者,维护我们的品牌权益。”林瑶目光坚定地看向法务负责人。
“还有,市场部门要制定公关策略,尽快澄清谣言,恢复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信任。”她紧接着补充道。
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采购团队日夜奔波,联系国内外多家潜在供应商,经过多轮谈判,终于找到几家愿意提供替代材料的合作伙伴。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些替代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且部分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林氏集团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法务部门在收集证据过程中也遭遇阻碍。仿冒品的生产源头极为隐蔽,背后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操控,每次快要查到关键线索时,证据就会莫名消失。
而市场部门发布的公关声明,虽然解释了产品质量问题是由仿冒品导致,但部分消费者仍然持怀疑态度,品牌声誉受损严重,产品销量持续下滑。
林瑶心急如焚,她深知不能坐以待毙。在深入分析局势后,她决定亲自带领一个小组,从仿冒品的销售渠道入手,逆向追踪其生产源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