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五框米治国(2/2)
秦羽笑意略深,眯眼懒洋洋地说:“你挑一挑,哪一箩最好。”
永安的困惑不加掩饰,但见秦羽语气不容抗拒,只得低头听令,走近米箩,仔细观察起来。
秦羽负手在一侧站立,眸光略带玩味地笼在她身上。
他并不多言,而是静静等待永安作出选择。
永安虽然不知秦羽的用意,但到底年幼不敢忤逆,很快指了指其中一箩说道:“这箩是最好看的。”
“为何?”
秦羽低头问道,语调从容,像是在得知一个有趣的小孩理解。
永安低头小声道:“因为它每粒米都是白白净净的,没有杂质。”
秦羽听罢,笑容明显加深。他转身朝其他太监话语悠悠地对永安说道:“知道吗?治天下如同择米,民生便如五箩之米,有糟粕亦有珍馐。倘若执掌天下者单凭眼见挑选,岂不是难免被骗?”
永安听得一怔,小小的脸庞满是无辜与困惑。
“记住了,小丫头。”
秦羽微微俯首,用略显低缓的声调说道,“君王要明察上欺民瞒,识破表象背后的苍生深意。同样,也要善于取舍,懂得区别糟粕与瑰宝。”
这一番话虽半文不白,却饱含深意,显然是专为幼稚的永安所定制。
而一旁的小太监们听得连连点头,暗暗赞叹这八贤王果然非等闲之辈。
“那么,永安,若论民生百态的分辨,你可知如何做到公允?”
小永安歪了一下头,奶声奶气地回道,“八皇叔的意思,是要看清每个人的好坏,再决定要不要用吗?”
秦羽倒没急着直接解答,而是俯身在桌前,信手拈起一粒洁白的米粒,指腹轻轻一挤,众人都能清晰地听见那米粒裂开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他将那碎裂成两半的米递到了永安面前,“这看着最好的米,实则一捏即碎。这便如同那些徒有其表的庸才,可成吗?”
永安愣住,小脸皱成了包子模样。
虽然听不大懂全部,但她好像也隐隐明白了一些八皇叔的用意。
“可世间,哪儿有全然无瑕的宝米?每一箩中,或多或少都会混些糟粕。”
秦羽背手站直,语气透着闲散的从容,“需要君王的,是慧眼——不仅能剔除糟粕,也能从那些看似平凡的米粒中,发掘出真正可以润养一国的稻珍。”
他这一连串带着比喻和深意的话落下,连一旁伺候的小太监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八贤王这番话妙不可言。
他们哪里见过什么王爷亲自下场教导这般道理的?
平日永安公主来学堂,也不过是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填鸭,再深的东西大概也轮不到她这个年纪承接。
而正这时,外头的帘子被清风微微掀动,“陛下驾到”的声音几乎脱口而出。
可喊声刚至喉头,带头的侍从便被一只堪称纤薄的手给阻止了动作。
来人正是云墨染。
她今日一袭鍺黄色龙袍,腰间系着一条金纹宽带,衬得她眉目凌厉,气质如寒霜般不可方物。
她站在门外,眼尾一抬,眸中竟浮现些许兴味,像是对里头听到的内容生出了几分意外的欣赏。
而那双长久被皇宫算计打磨得幽深的目光,凝在秦羽的背影上稍作驻留,又滑向了小永安稚嫩的脸。
她今天原以为又是日常惯例过来,一个八贤王,但凡高高挂点御书房的空名号的该干啥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