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陈胜大泽乡传奇 > 三、相里勤以身炼剑

三、相里勤以身炼剑(2/2)

目录

为了提高炉火的温度,熔化这块寒铁石,相里勤创新性地采用了很多新的方法。

第一步,相里勤用煤炭代替了传统炼铁的木炭,从而使炉温更容易保持恒定。

第二步,相里勤又改变了传统的人工风箱方法,用水力落差形成动力,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机械送风,把炉火烧得异常之旺。

可是相里勤发现效果依然有限。

相里勤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与炉火的热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层朦胧的雾气。他不断地调整着炉火的风向与温度,尝试着各种古老的冶炼技巧与秘方,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他对这神秘矿石更深一层的理解。但无论他如何努力,那流星寒铁石就像是大自然中最固执的守护者,坚定地拒绝着任何形式的改变。

“莫非,此真乃无法逾越之界限?”相里勤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决绝。他深知,一旦放弃,便意味着与这绝世神兵的缘分彻底断绝。

他召集六名弟子讨论如何提高炉火温度。

在弟子李大钧那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提议下,相里勤毅然决然地筹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尝试。他亲自挑选了三头已宰杀的壮牛,它们的身躯如同沉睡的巨兽,被缓缓送入那熊熊燃烧的冶炼炉中。炉火映照着众人坚毅的脸庞,每一双眼睛都紧盯着那炉口,期待着奇迹的降临。终于,在众人屏息以待的静谧中,一缕细若游丝的铁水缓缓流淌而出,如同初春的细流,虽微弱却充满希望。

然而,这份喜悦如同晨露般短暂,铁水转瞬即逝,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吞噬,提醒着他们,眼前的挑战远未结束。温度,那决定成败的关键,依旧未达理想的彼岸。

相里勤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深知,此刻的退缩便是前功尽弃。于是,他毅然决定加大赌注,十头健硕的牛被一一牵引至炉前,它们的牺牲,似乎预示着这场冶炼将不再平凡。随着一声令下,十头牛的身躯如同山岳般轰然坠入炉中,激起一阵炽热的波澜,炉火也因此更加猛烈,仿佛要吞噬一切阻碍。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见证奇迹之时,故事却在此刻留下了一个悬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人无限遐想——那十头牛的牺牲,究竟能否点燃熔化寒铁石的熊熊烈焰?一切,尚待揭晓。

众人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忐忑,他们紧盯着那翻腾的炉火,心中默念着对成功的渴望。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每一秒都承载着无尽的期盼与焦虑。

可是,炉内的温度依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张树声认为,食草动物体内矿物质成分不足,最好能有巨型的食肉动物助燃。可是一时到哪里去寻找那么多的食肉动物?

韩天成开玩笑地说,吾等就是食肉动物呀,除非吾等以身殉剑。这个玩笑当然遭到了相里勤严厉的否决。

李大钧认为,十头牛投进去,但依然没有出现效果,大概率是炉内一时空气不够,未能把十头牛同时全部燃烧,没有在短时间内发挥十头牛的功效。因此他建议,在冶炼炉顶部凿开一个洞,临时增加通风能力,毕其功于一役,争取这一把就能熔化坚硬的寒铁石。

说干就干,张树声、韩天成和李大钧三人忍受着冶炼炉壁烫人的高温,小心翼翼地爬上冶炼炉顶端,用小锄头挖开一个口子。

就在冶炼炉顶的口子刚刚挖开不到一尺长的时候,突然轰隆一声,冶炼炉顶塌陷,张树声、韩天成和李大钧三人直接掉入冶炼炉内。

听见惨叫声,他们三人的妻子和相里勤都飞奔过来。其他在不远处的墨家冶炼门弟子也飞奔过来。

可是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他们三人马上就消失于冶炼炉内,再也没有声响,与此同时,寒铁石开始熔化了,铁水开始慢慢地流了出来,不过铁水流得并不多,马上又有止住的迹象。

说时迟,那时快,李大钧的妻子龙飞燕大叫一声:“大钧,吾来陪你!”只见她一个飞跃,直接跳入熊熊炉火之中。张树声的妻子方玉娥和韩天成的妻子傅小敏也都叫着夫君的名字先后飞入炉火之中。他们三对夫妻同生共死之情,令人无比动容。

铁水继续流出,在相里勤早已摆好的宝剑模具中流淌。宝剑模具之中,那把桃木剑早已就位,在高温铁水的渗透下,熊熊燃烧,墨家弟子都能听见桃木剑低声呜咽的沉吟声。

铁水继续流淌,可是显然寒铁石熔解得还不够,因为铁水还没有流到剑柄部位,剑柄部位还缺少大量的铁水,此时铁水又有止住的迹象。

相里勤大叫一声:“此乃天命,天命不可违也。”相里勤高声宣告,由冶炼门弟子王传心后续负责完成宝剑冶炼工作。说罢,相里勤也准备飞身入炉。

说时迟,那时快,弟子王传心拉住相里勤的长衫,说:“师父,不可。若定要再增一人,徒儿愿往。”

相里勤推开了王传心,急切地说道:“弟子们跃入六人,北斗七星之中,已然凑成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六星。命运之轮指引吾跃入成为天枢星,时间刻不容缓。况且六名弟子跃入方向与位置,唯吾一人所知,汝等即使跃入,恐也难以触及那份机缘。”说罢,他不顾众人的拦阻,运用轻功跃过众人头顶,飞身入炉。

看见相里勤舍身炼剑,墨家众弟子哭成一片。

终于,炉内火光哗地一下升腾起来了,炉内突然一片金光闪闪。

流星寒铁石全部熔化了,铁水汩汩地从炉内流出,流进相里勤早已准备好的模具之中。铁水和桃木剑的灵魂交织在一起,上下翻腾,互相扭打,互相渗透,最后终于风平浪静,一把漆黑乌亮的宝剑初现轮廓。

王传心遵照相里勤的嘱托,率领冶炼门弟子又花费六个月时间依据墨家独门技艺,经过炼、锻、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8道复杂工序为秦献公精心铸造出了这把最著名的宝剑,每一道工序背后都凝结了墨家最著名铸剑师的心血和智慧。

北斗剑刚刚成剑之时,突然之间地动山摇,天空陡然变色,漫天冰雹从天而降,一条龙形彩虹在秦国咸阳上空久久不散。

北斗剑的剑身外观独特,看起来精光黯黯,黑文刺刺,色泽青青,龟鳞片片。更特别的是,宝剑刚成,就在剑身上莫名出现七个闪耀斑点,自然地构成北斗七星形状,白天黑夜都清晰可见。因此王传心将宝剑命名为北斗剑。

相里勤和王传心为秦献公铸造宝剑,其目的一直就没想过用之于格斗刺杀,只想将之打造成一把具有象征意义的宝剑,因此宝剑的剑头和剑锋都没有开刃。

本以为北斗剑既无剑头也无剑锋,应该没有杀伤力。没想到试剑的时候发现北斗剑无需开刃,依然削铁如泥,刺铁如针,吹发可断,锋锐异常。

宝剑铸成,王传心把北斗剑呈送秦献公。

献公第一次打开宝剑,细细抚摸剑身,他想起相里勤和李大钧等七名炼剑师以身殉剑,眼泪哗哗地流个不停,哽咽得无法自拔。

秦献公抚摸着宝剑,知道这把宝剑的工艺水平天下无二。他看着剑身上的北斗七星,似乎又看到了相里勤和其他六名冶炼门弟子的音容笑貌。他反复抚摸着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似乎又看见了相里勤站在他的身旁,和他交谈,并低声咳嗽着。

观察良久,回忆汹涌,最后他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地把宝剑收入剑鞘之中。可是秦献公突然发现,剑虽已入鞘,剑气却迟迟不愿入盒,而是化为一条黑龙,在剑鞘周边游动几圈之后,最后倏然飞入鞘中归位。

从此大家都说,北斗剑一半人工铸造,一半自然天成,剑身上下凝聚着一股强烈的王气,此乃天命所归。

北斗剑炼成三天不到,一首童谣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唱道:“北斗出,秦国强,北斗霜,征四方。北斗血,兵死迭,北斗失,大秦缺。”

这首童谣,首先于秦地流传,然后迅速传遍七国各个角落。

当然很少有人信,大量的人是不信的。确实如此。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小秦国,无数次被魏国追着打,还把最富庶之地河西割让给了魏国,从此之后,人口稀少、又穷又瘦的秦国想要变强,基本没有可能,不被魏国灭国就已经是祖上烧高香,谢天谢地了,还想要“北斗出,秦国强”,怎么可能?

但是说来也是好巧不巧,北斗剑炼成之后秦国真的迅速变得强大起来。

相里勤率领的墨家弟子加盟彻底扭转了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秦国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秦献公早期忍辱负重,把一个巨大的“忍”字挂在床头,即使长期被魏国占领了河西地区早年也没有着急夺回。

秦献公晚期实力大大增强之后,开始发动了数次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三战三捷。特别是石门之战,击败由吴起创建、一直闻名天下的魏武卒,斩敌六万,夺回了几个重要城池,并得到天子称贺、六国致礼,大大提升了秦国的地位,史称“献公称伯”。

因为秦墨得到了秦国重用,相里勤又已经以身殉剑,为了稳住墨家在秦国的基本盘,墨家钜子田襄子也来到秦国。从此之后墨家历代钜子都居住于秦国,秦国也成为墨家的大本营。

墨家思想与理念在秦国的落地生根,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的商鞅变法,除墨家“非攻”理念之外,其他政策全部沿用墨家的治国理念。秦国逐渐发展壮大,慢慢成为六国最强盛的国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