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贵人相助(2/2)
李明不好意思地对张局长说:“张局长,我还没找好仓库,没租好店铺,就这样把货物拉走了,放到哪里去?”
张局长这才发现,自己做事也是马虎急躁了,人家还没弄好场地,在没找好仓库和店铺之前,放在火车站暂存,是最好的选择!货物放在火车站滞留几天是没关系的,时间超过了也不过是多花几个保管费而已。
现在好了,要人家把货装上了车,却没有放货的场地,怎么办?这是好心办糟了事,让人家遇到了大难题。张局长有点后悔,怪自己做事欠思考。但事情已经做了,就要做好,不可能甩手不管了。
张局长问陈主任:“老陈,我们局里有不有一间空房,借给小李暂时放几天货,等他租好店铺了,再让他搬过去。”
陈主任:“别的房子没有,只有会议室可以放一段时间,但不知道这段时间要不要开会?”
张局长:“对!就在会议室放一段时间,非要开会的时候,我去跟县长借县府的会议室用一下。”
张局长,李明、陈主任把单车放到卡车上,各自坐进一辆卡车副驾驶座,带着货车提前回了工商局。
张局长叫来一些工作人员,把会议室的桌椅收拾到一角,空出的地方足够李明卸货了,陈主任把会议室的钥匙交给了李明。
张局长、陈主任、李明一起来到办公室,张局长要亲自帮李明办理营业执照,才想到还没确定店铺地点。
张局长对黎明说:“小黎,看到你有这么多的货物,我很高兴。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错疑了你那位知音恩人。我在这里向你的那位知音恩人表示真诚的歉意。”
李明红着脸尴尬地说:“是我态度不好,应该向你诚恳地认错。”
张局长笑了:“我就喜欢你这样性情真率的年轻人,有实说实!我问你,你打算把店铺地点定在哪里?
我认为搞批发放在县城的繁华地段比较好,我们这个县城交通条件好,周围几个县的人,到我们县城来往的人最多。
现在个体工商户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普及到了各地乡镇。你这个小商品批发部在周围几个县的独此一家,如果你能保证货源,生意肯定会很好。”
张局长说中了李明的心事,也说到了点子上,李明虚心地回答:“张局长不愧是行家,说到了要点,我们县是四省通忂的宝地,周围的县涉及到四个省份,生意当然比其他县城好做。
好店铺对商业效益至关重要,我也想在县城的好地段找铺面,只是对县城不熟悉。要找好店铺需要时间,这货物就只能占用你们会议室几天了。”
陈主任知道,张局长想在最快的时间里办好本县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好向上级报喜。但是,填写营业执照有几个硬件是必须要解决的:经营人姓名、经营范围、方式、经营场所,缺一不可。
李明把小商品批发店办在县城,办好了有几个好处:一,这个上级催生的新生事物一出现,肯定会引起轰动,来观看的人很多,办的好,正面效应明显,办的不好,负面效应也显著。
做为主管个体工商户的工商局,与这个第一家新生个体户这时候有点荣辱与共的味道。李明的小百货批发部办得好,工商局功不可没,办的不好,工商局有失颜面。
确定李明确实有能力、有实力办好第一个个体批发店,工商局就要全力支持、帮助李明办好批发部,就是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促进全县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压力大有助益。
陈主任预感到,这件做好了,年富力强、能力超群的张局长在年内会升一级,自己的这个位置也许会跟着动一动,挤上末位副局长的座位。
陈主任献计道:“张局长,李明不熟悉县城的情况,我们熟悉,我可以带他到各街道转一转,向他介绍各街道各地段的优缺点,任他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