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血池子里捞骨头(1/2)
沼泽湿地中,一处背风的洼地,火把熊熊。
冯靖狰狞俯视下,秦大顺哆哆嗦嗦交待起他的作案过程。
根据秦大顺的交代,作案过程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利用两个翰林修脚之际实施催眠,然后从两人嘴里套出了试题,两个翰林分别叫张健和王飞。
冯靖这边现场审问,狄仁杰则笔走龙蛇迅速记录在案。
待秦大顺签字画押后,冯靖这才满脸邪笑道:“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又见他眸含凶光满脸邪笑,独眼龙秦大顺顿时意会错了,浑以为“最后一个问题”意味着自己马上就要死翘翘了
于是他魂飞魄散拼命磕头,“爷爷饶命啊——爷爷饶命——”
啪——
冯靖一个耳光扇了过去,“住口,爷爷乃当朝太傅国家钦差,岂能随随便便夺人性命?”
秦大顺顿时停止告饶,“哪您刚才还挖我眼珠?还……还尿我脸……”
“马勒戈壁!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你要不招就是刚才,你要招了就是现在,懂不懂?”
“懂了……”
“挖你眼珠尿你一脸那是为了破你的邪术,懂吗?”
“懂了……”
“爷爷问你,既然你会邪术能催眠,为何不用催眠术直接抢劫诈骗,反倒费心巴力的倒卖试题?”
他的问话无论怎么听都带着一股子邪气,和刚才的挖眼撒尿之举如出一辙,压根儿不像一个高级官员能做、能说出来的。
大伙闻言均大吃了一惊,就连秦大顺都觉得这个太傅简直就是个踏马的江胡乱盗,所以回起话来格外小心。
“因为催眠只对一部人有用,像大人这种身赋浩然正气者根本没用。”
“你跟谁学的催眠术?”
“终南山一个沃教巫师。”
“什么名字?”
“勃勃连赫。”
“你骗的银子都藏哪儿了?”
略微迟疑了一下,秦大顺扭头看了一下水中的小岛,不甘地哼唧道:“那儿。”
冯靖一挥手,几个府兵箭也似扑进了水中,瞬间从岛上提着一个包袱回来。
冯靖掂了掂重量,满脸邪笑看着秦大顺,“嚯、差不多有五百多两!”
秦大顺面如死灰低下头去,小声嘀咕道:“五百一十六两。”
“我靠、泥马一两都没花啊!可它现在不是你的了。”
冯靖把银袋交给了府兵百夫长,“留三百两给苦主花庆春和船老大儿子,剩余银两给在场的这些弟兄分了!”
“谢太傅恩典!”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无法从矿石中提炼黄金,市面上流通的黄金大都是金砂熔炼而成,产量很有限。
至于白银就更少的可怜,因为大中华地区属于白银矿产匮乏区,大量白银都来自西方,是一队队的华夏祖先们沿着丝绸之路用瓷器和丝绸换回来的。
按盛唐时代的购买力,二两白银够一个六口之家丰衣足食一年有余。
一时间,身边的几十个府兵激动喊起。
“谢太傅恩典———”
“愿太傅世代簪缨公侯万代———”
………
大理寺三堂会审。
秦大顺当场便指认出那两个泄题的翰林,并准确叫出了他俩的名字———张健、王飞。
看到秦大顺,两个翰林恍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当时两人都喝了些酒,晕晕乎乎中相约着一起洗澡修脚,一旁伺候的修脚匠就是秦大顺。
晕晕乎乎中,两人便扯到了试题,结果被这个秦大顺趁虚而入给催了眠,然后一五一十把试题全撂了出来。
末了,两人舒舒服服呼呼大睡,醒来之后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于是,便惹出了这么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案来。
案情大白,天后震怒。
秦大顺凌迟处死。
张健和王飞斩首、弃市。
淮南作弊的十二个考生全部流配,徙三千里。
淮南道各州刺史,一律罚俸半年引以为戒;
观察使黄鹿鸣降职留任以观后效。
唯一获得奖赏的只有狄仁杰,因及时发现漏题而功莫大焉,破格迁为御史大夫,正五品。
因为没有奖赏冯靖,天后特意玩笑道:“功而不赏,晓珤儿该有想法了吧?”
冯靖咧了咧嘴,“有。”
天后莞尔:“什么想法?快告诉我!”
冯靖庄严一揖:“天后英明天纵亘古未见,有幸能随侍天后左右,臣已无尚荣耀!赏或不赏皆为天恩。”
“真话?”
“真话!”
天后点头轻叹:“羽林大将军一职对你来说太屈才了!我一直过意不去。”
“少陵冯氏深受天恩,过意不去的应该是臣。”
略一沉吟,天后大袖一挥,“婉儿,拟旨!”
上官婉儿急忙铺纸磨墨。
略一沉凝,天后朱唇轻启,“凡少陵冯氏年满十六岁之男丁,一律加封为‘七品云骑尉’,准予在乡带俸服役,一俟年满十七即行补为南北羽林校尉。钦此!”
此乃勋贵子弟才有的待遇!
冯靖顿时感激涕零,扑通一声深深跪下。
看到他这一举动,天后皱眉嗔道:“今后不许你再这样了。”
“诺!”
天后伸手扶起他,樱唇附在他耳边悄悄道:“你都能骑在我背上,跪拜大礼纯属多余!”
冯靖的俊脸顿时红到了耳根。
见她(他)俩鬼鬼祟祟窃窃私语,上官鼻子一哼,重重把朱笔拍在了砚台上。
天后黛眉轻皱,“婉儿,你恃宠而骄屡有不敬,再敢如此小心廷杖伺候!”
上官一哆嗦,红着脸子低下了脑壳。
天后继续喝斥,“尓乃名门之后,哪儿学的这等小家子气?”
冯靖见状急忙打岔,“启奏天后,臣有急事想要禀报。”
回过头来,天后已笑颜轻绽,“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