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广陵烟月 > 第2章 《润州风云》

第2章 《润州风云》(1/2)

目录

回到润州都督府,萧蘅径直前往父亲的书房。一路上,府中的景致依旧,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回廊曲折蜿蜒,然而此刻的萧蘅却无心欣赏。邗沟夜泊所见的江匪之乱,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她的心头。

书房内,烛火摇曳。萧靖正伏案审阅公文,见女儿匆匆进来,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关切与询问。萧蘅快步走到父亲身前,屈膝行礼后,便将邗沟江匪的情况详细地汇报起来。

“父亲,此次邗沟江匪来势汹汹,他们训练有素,绝非一般的蟊贼可比。而且从他们的行动来看,似乎对盐船的押运路线颇为熟悉,定是早有预谋。”萧蘅柳眉紧蹙,眼中满是忧虑。

萧靖听闻,神色凝重起来,他站起身,背着手在书房内踱步。“江匪之患,由来已久。如今愈发猖獗,不仅影响百姓生活,更关乎江防安全。这江防,乃是我大唐东南之屏障,若被江匪肆意破坏,后果不堪设想。”他微微皱眉,语气中透着深深的忧虑。

“《孙子兵法》有云:‘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江防之事,便是我等的‘国之大事’。这些江匪,必须早日剿灭。”萧靖目光坚定,望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与江匪战斗的场景。

当下,萧靖决定加强巡逻。他传令下去,调派精锐士兵,增加巡逻频次和范围,务必做到对江匪的动向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着手整顿江防军备,修缮战船,打造兵器,厉兵秣马,为剿灭江匪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此时的润州城内,暗流正悄然涌动。一些武将对萧靖的治理方式有所不满。他们认为萧靖过于注重文治,在军事行动上不够果断,导致江匪日益嚣张。这些武将私下里蠢蠢欲动,相互联络,试图寻找机会改变现状。

萧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异常。她深知,内部分裂只会让润州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她试图从中调解。她穿梭于各方势力之间,以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诸位将军,如今江匪为患,正是我等齐心协力之时。《左传》有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我等皆为润州之栋梁,若内部纷争不断,又如何能抵御外敌?”萧蘅言辞恳切,希望能够说服这些武将。

然而,这些武将们心中的成见并非轻易能够消除。他们表面上对萧蘅恭敬有加,满口应承,可私下里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着他们的谋划。萧蘅的调解,效果不佳,她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和无奈。

与此同时,陆昭然父子抵达润州。码头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陆昭然看着工人们忙碌地卸载盐船,心中却在思索着邗沟夜泊之事。那突如其来的江匪袭击,让他对润州的局势有了更深的警惕。

在码头卸货时,陆昭然偶然间听到几个士兵谈论润州都督府的内部矛盾。“听说咱们都督府里,有些武将对萧大人的做法很是不满,私下里都在商量着要干点什么呢。”一个士兵压低声音说道。

“可不是嘛,这润州表面上平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乱子。”另一个士兵附和道。

陆昭然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座城市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隐藏着诸多危机。邗沟的江匪之乱,都督府的内部矛盾,这一切都让润州的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而他与萧蘅之间,因为邗沟夜泊的相遇,命运之线已经悄然交织在一起,只是他们都还未完全意识到。未来,他们将会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扮演重要角色。

陆昭然深知,陆家作为扬州盐商,与润州的利益息息相关。润州局势的稳定,对于陆家的生意至关重要。他决定密切关注润州的动态,以便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在都督府中,萧蘅虽然调解无果,但她并未放弃。她深知,父亲治理润州,是为了百姓的安宁,为了大唐的稳定。那些武将的不满,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父亲长远的规划。

“父亲,如今武将们心存不满,若处理不当,恐生变故。女儿以为,当找个机会,让父亲与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消除彼此的误会。”萧蘅向父亲提出自己的建议。

萧靖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你所言有理。只是这些武将,心思各异,想要说服他们,并非易事。不过,为了润州的稳定,此事值得一试。”

于是,萧靖择日在都督府设宴,邀请诸位武将前来。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然而气氛却略显沉闷。

萧靖站起身来,端起酒杯,目光扫视众人,朗声道:“诸位将军,今日邀大家前来,是想与大家共商润州大事。如今江匪为患,江防形势严峻,我等身为大唐臣子,理当齐心协力,保境安民。”

“可是萧大人,您这治理方式,实在让我等难以苟同。您过于谨慎,导致江匪越发嚣张,我们的兄弟在江上巡逻,时常受到江匪的袭击。”一位武将站起身来,直言不讳地说道。

萧靖并未动怒,他微笑着说道:“将军所言,我亦深知。然江匪之患,非一朝一夕可除。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如今加强巡逻,收集江匪情报,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以便一举将其剿灭。若贸然出击,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萧大人,您这不过是借口罢了。我们等不及了,若再如此拖延下去,江匪只会越来越猖獗。”又有武将附和道。

萧蘅见状,站起身来,温婉而坚定地说道:“诸位将军,还请听我一言。《论语》有云:‘欲速则不达。’父亲的决策,乃是从长远考虑。江防之事,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危,不可冲动行事。我们如今厉兵秣马,加强军备,一旦时机成熟,定能将江匪一网打尽。”

然而,这些武将们依旧不为所动。他们心中的不满,已经积累了许久,并非萧靖父女几句言语就能化解。宴会在一片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萧蘅心中满是忧虑。

她知道,润州的局势愈发复杂了。江匪的威胁尚未解除,内部的矛盾又日益激化。而此时,她还不知道,陆昭然也已经卷入了这一场风云变幻之中。

陆昭然在润州安顿下来后,便开始着手处理家族在当地的事务。他与当地的一些商人、官员进行了接触,试图了解润州的商业环境和政治局势。

在与一位商人交谈时,陆昭然得知了一些关于裴家的消息。“裴家在江宁,势力庞大。他们一直对扬州的盐商生意虎视眈眈,陆家可得小心了。”这位商人善意地提醒道。

陆昭然心中一凛,他想起在瓜洲诗会上见过的裴玦。那裴玦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气息。如今听闻裴家对陆家生意有觊觎之心,陆昭然心中警惕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