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扬州风云》(1/2)
扬州,这座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繁华都市,在唐天宝年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华夏大地之上。城中,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青楼楚馆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酒肆茶楼中,谈笑声此起彼伏。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无数的暗潮涌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扬州城笼罩其中。
陆家,作为扬州盐商中的翘楚,其盐行生意遍布扬州城的各个角落,可谓是富甲一方。陆昭然的父亲陆大人,凭借着卓越的商业头脑和过人的胆识,在这竞争激烈的盐商行业中,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商场如战场,表面的风光无限背后,实则危机四伏。陆大人每日忙于应对各种事务,不仅要周旋于朝廷官员之间,以确保盐行的经营能够得到官方的支持;还要防范其他盐商的明争暗斗,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陆昭然,作为陆家的未来继承人,自小便接受着严格的商业训练和家族文化的熏陶。他聪明睿智,心怀壮志,对家族生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规划。在处理家族事务的过程中,他积极拓展人脉,结识了许多扬州当地的文人墨客和商界人士。这些人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他们的思想和见解也各不相同。与他们的交往,不仅让陆昭然开阔了眼界,更让他对扬州城的局势和各方势力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这些人中,有几位对裴家在江宁的势力扩张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他们深知裴家作为文臣之首,在朝廷中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近年来,裴家的触角逐渐伸向了商业领域,其种种举动已经对扬州当地的商业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们提醒陆昭然,裴家野心勃勃,绝非善类,陆家务必小心裴家的一举一动,以免遭受无妄之灾。陆昭然听闻此言,心中不禁警惕起来。他深知裴家的势力庞大,若是与裴家正面冲突,陆家恐怕难以抗衡。因此,他暗自决定,要密切关注裴家的动向,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润州都督府内,萧蘅正为父亲萧靖面临的江防军饷问题而忧心忡忡。江防,乃国家之屏障,关乎着百姓的安危和国家的稳定。然而,近年来,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财政的紧张,江防军饷时常被克扣,导致江防军队的装备陈旧,士兵们的生活困苦,战斗力也大打折扣。萧靖身为润州都督,深知江防之重要性,为了维持江防的稳定,他不得不四处筹措军饷,但始终收效甚微。
萧蘅,这位润州都督之女,虽为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子的智慧和勇气。她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家国大义,对父亲的困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父亲解决江防军饷问题,她决定亲自前往扬州,探寻解决之道。扬州,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盐商云集,财力雄厚。萧蘅认为,若是能够从扬州盐商那里得到支持,或许能够解江防军饷之燃眉之急。
于是,萧蘅乔装打扮,身着一袭男装,带着几名亲信,悄然踏上了前往扬州的路途。一路上,她看着沿途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心中不禁泛起阵阵酸楚。她深知,江防不稳,百姓便难以安居乐业。这更加坚定了她为父亲筹措军饷,守护江防的决心。
进入扬州城后,萧蘅立刻被这座城市的繁华所震撼。然而,她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而是迅速展开了自己的行动。她穿梭于扬州城的大街小巷,与各行各业的人交谈,试图了解扬州盐商的情况和他们的利益诉求。在这个过程中,她听闻了陆家在扬州盐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心中不禁一动。她意识到,若是能够得到陆家的支持,江防军饷问题或许便有了转机。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在萧蘅在扬州城中四处走访之时,她与陆昭然在街头不期而遇。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街道上人群熙攘,陆昭然正带着几名手下,巡视陆家在扬州城的几处盐行。而萧蘅,恰好从这条街道经过。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瞬间都感觉到了一丝熟悉。陆昭然心中暗自惊讶,眼前这位身着男装的年轻人,气质不凡,隐隐透露出一种别样的韵味。而萧蘅,看到陆昭然的那一刻,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邗沟夜泊时,陆昭然冷静应对江匪的英勇身姿,至今仍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之中。
短暂的惊讶过后,两人都很快恢复了镇定。陆昭然微微拱手,礼貌地问道:“阁下看起来面善,不知何处相逢过?”萧蘅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不知陆昭然是否认出了自己。她巧妙地回答道:“或许是在某个场合有过一面之缘吧。扬州城如此繁华,人来人往,相逢便是缘分。”陆昭然见对方不愿多说,也不便追问,只是笑着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