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金吾卫刀指良人(1/2)
林澈和太平公主从胡商夜宴惊险脱身,将武三思叛国密信呈给武则天后,长安城的气氛愈发紧张。武则天雷霆震怒,下令全城戒严,严查武三思党羽,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巡逻的金吾卫,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这场风暴将如何收场。
林澈深知武三思虽暂时逃脱,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和太平公主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商议下一步应对之策,突然门外一阵喧闹。他心中一紧,起身出门查看,只见一群金吾卫如凶神恶煞般闯入府中,为首的校尉满脸横肉,手持长刀,刀身上还泛着冷冽的寒光。
“林澈,你可知罪?” 校尉大喝一声,眼中满是敌意。
林澈心中诧异,却依旧镇定自若,拱手问道:“在下不知犯了何罪,还望校尉明示。”
校尉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挥舞着说道:“有人举报你私通敌国,意图谋反!陛下已下令将你缉拿归案,你乖乖束手就擒,免得受皮肉之苦!”
林澈心中大怒,知道这定是武三思的阴谋,他强压怒火,说道:“校尉,这分明是有人恶意诬陷。我林澈一心为大唐,在边关击退吐蕃,在长安救助流民,所作所为皆是为了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岂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
太平公主听闻动静,匆匆赶来,看到这阵仗,柳眉倒竖,怒喝道:“大胆!你们竟敢在本宫面前污蔑林中郎将。林郎的功绩陛下都看在眼里,你们如此行事,是何居心?”
校尉却丝毫不惧,说道:“公主殿下,我们只是奉命行事。如今证据确凿,还请殿下不要阻拦,以免惹祸上身。”
林澈深知此时与这些金吾卫争执无用,他看向太平公主,眼神坚定地说道:“公主,我相信陛下圣明,定会查明真相还我清白。我随他们走一趟,你莫要担心。”
太平公主心急如焚,却也明白此刻不能冲动,她紧紧握住林澈的手,说道:“林郎,你千万小心,本宫定会想尽办法救你出来。”
林澈被金吾卫押走后,太平公主立刻进宫面见武则天。此时的武则天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着手中的奏章,心中烦闷不已。武三思叛国一事让她大为恼火,如今又冒出林澈谋反的举报,她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太平公主见到武则天,立刻跪地哭诉道:“陛下,林郎绝对是被冤枉的!他对大唐忠心耿耿,武三思叛国,他一心追查,定是武三思余党为了报复,才想出这等毒计陷害他。还望陛下明察,还林郎一个清白。”
武则天看着太平公主,微微皱眉说道:“太平,本宫也希望这是一场误会。只是如今举报之人言之凿凿,还呈上了所谓的证据,本宫不能不查。你先回去,待本宫查明真相,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太平公主无奈,只得退出宫殿。她知道,要救林澈,必须尽快找出证据,证明他的清白。回到公主府后,太平公主立刻召集府中所有谋士和亲信,商议对策。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如今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林郎的清白,而那些举报的证据又不知真假,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谋士皱着眉头说道。
太平公主沉思片刻,说道:“既然有人举报,那我们就从举报之人入手。暗中调查他的身份背景,看看他与武三思是否有什么关联。只要能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说不定就能揭开这背后的阴谋。”
于是,太平公主派出府中最得力的暗卫,去调查举报人的身份。而她自己则在府中焦急地等待消息,每一刻都如坐针毡。
另一边,林澈被押入大牢。牢房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四周墙壁上爬满了青苔,角落里还不时传来老鼠的吱吱声。林澈坐在冰冷的石板上,心中却在思索着脱身之计。他知道,武三思既然使出这一招,肯定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想要轻易摆脱罪名绝非易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