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红薯母株(1/2)
没多久,冯绍先抵达。
“公子,皇榜已经公告,不知此时唤臣是……”
“近期江南等地连遇干旱之灾,导致饥荒愈发严重。江南之地,历年干旱乃天意使然,种植以小麦为主不太适宜,本公子喊你过来,是给你些东西,改种耐旱粮食。”
冯绍一愣。
“先皇早有所指示,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粮食……”
嬴高神秘一笑。
陆海离开时携带了大量物资,回来时同样收获满满。
比如作物种子。
“来,我带你看看。”
说着,嬴高带冯绍去停放马车的地方。
数十辆马车停成一排,正是昨天陆海带回来的各类农作物。
“这一车是红薯母株。”
红薯藤蔓很娇贵,不好保存,但陆海跟当地人学了几手,用他们育种红薯的绝活,将其完好保存了下来。
不仅如此,还学了不少耕种手段、施肥手法。
如今的他,妥妥农业专家。
“亩产少说有七百斤,淀粉极高,吃上一顿顶一天,就是有个小毛病,吃多了爱放屁,天天吃的话,容易拉稀!”
冯绍听的云里雾里。
啥玩意儿?
他怎么听不懂?
世界上存在一亩少说七百斤的作物?
这时,陆海过来,身上臭气熏天。
嬴高几乎要呕吐。
“陆海,你掉进粪坑了?”
陆海尴尬地挠挠头。
“二公子,我刚在家做复合肥料,衣服还没换呢!”
嬴高挥手表示无碍,然后向冯绍互相介绍。
“他们这次回来,带回了大量珍贵物品。
冯相,刚才给你介绍的就是其中之一。
记住,红薯母种有毒,不能吃。
关键是培育红薯藤,截取一段藤蔓埋入土里,一旦扎根,几个月后就能结出种子。
把这些母种好好培育,初期缺乏经验,就先做实验。研究明白后,大规模种植。”
冯绍严肃点头,“二公子放心,出了问题我负责!”
“另外,红薯品种的培育也很关键。
目前亩产只有七百斤,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我认为红薯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到五千斤。
因此,你要与陆海合作,多关注这个问题。”
“是,二公子!”陆海点头。
嬴高介绍完红薯后,继续带冯绍看种子。
“这就是玉米。”
玉米并不像嬴高记忆中那么粗壮,只比香蕉略大。
“每亩产量大约两百斤,耐寒耐旱,种植简单,适合作为主食,不会像红薯那样食用过量导致不适。”
古代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有限,确实产量不高。
尽管每亩产量只有两百斤,但玉米在山区也能生长。
而且,这是主食,磨成玉米面后,特别抗饿。
这玩意儿,就是苦寒之地的瑰宝!
虽然亩产稍少,但那又如何,它全身都是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