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2)
邹森田手拿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到女儿床边。“女儿啊,是伯(爸爸)对不起你……是爸没用,让你受委屈了啊……”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邹小红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个一向铁石心肠、从未流过一滴泪的父亲,此刻竟然泪如泉涌。
她的心中犹如打翻五味瓶一般,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无比的纠结和困惑……是恨吗?还是爱呢?她自己也无法分辨。
“小红,你就听伯(爸)一句话,女大当嫁,好好的嫁过去过日子吧!”邹森田流着泪水,声音颤抖地吩咐着女儿。
一旁的哥哥邹水根也赶紧过来劝说:“小红,听话,乖,他们人家条件还算不错,嫁过去肯定不会吃亏的,以后等着过上好日子吧。”
邹森田弯下腰,轻轻抚摸着女儿的秀发,柔声说道:“小红乖啊……听话,快起来梳妆打扮一下,别让人家觉得咱们家不懂礼数。”
邹小红的内心几乎要崩溃了,她实在不忍心再看到父亲为她落泪。她迅速擦去眼角的泪水,穿上昨天干活时穿的那身破旧衣物——用卡其布做成的旧棉袄,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
“小红啊,快把这件新的红棉袄穿上吧。”付晒花看到她并没有穿上聘礼中仅有的那件大红花短棉袄,便出声说道。
然而,邹小红并未回应任何人,只是默默地跪下来,向着父母、哥哥嫂子磕了几个响亮的头。然后,她迅速穿好昨天干活时穿过的破旧衣物,毫不犹豫地朝着门口走去。
“贵仙,咱们走吧。”邹小红喊来负责接亲的小姑子,一同朝着门外走去…
新娘子已经迈步向前走了,后面抬嫁妆的人立刻跟了上去。
光玉则是一脸嬉笑,打着哈哈向众人道别。
他们走了好几里崎岖的山路,终于来到了长川村。
在公路旁边,接亲的婚车——一辆中型拖拉机早已停在那里。送亲的轿夫们将嫁妆小心翼翼地抬上车,并捆绑牢固。
邹小红和姜贵仙一同坐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而光玉则坐在拖拉机的后斗,负责看守嫁妆以及燃放鞭炮。
大约经过四十分钟的车程,他们抵达了婆家。邹小红被接入了新婚房间。
饿着肚皮的她,肚子咕咕叫个不停,仿佛在抗议着主人对它的亏待。
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床边,眼神空洞洞的,没有任何焦点,整个人仿佛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沉思之中。
人生如梦啊……昨天还是欢声笑语、幸福美满的场景,今天却已经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快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满山红,你不讲我们还真不晓得,你为什么结婚那天自己走出家门,没有和大家打招呼。”方素月听完小姑子小红的讲述,心中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付根娥也连忙附和道:“是啊,小红,委屈你了。这些年,我们一直觉得对不住你,要是当时能多关心你一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付晒花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小姑子的手,安慰她说:“是哥嫂没有照顾好你,让你受委屈了。以后有什么心事,一定要跟我们说,不要再一个人憋在心里了。”
邹小红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不提了,都过去了。只是想想那些日子,心里还是会觉得酸酸的。不过,我并没有责怪你们,那时候大家都很困难,我能够理解。”
说出当年的委屈之后,邹小红感觉自己像是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她不再纠缠于过去的痛苦和不快,而是开始积极地与哥哥、嫂嫂以及其他家人交流互动。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他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点滴,回忆着曾经的美好时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邹小红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她明白,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挫折,亲情始终是最坚实的依靠。只要一家人团结一心,相互关爱,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时间匆匆过去,转眼间已过一月有余……
这一个月以来,邹水根在生产队里整日埋头苦干,身体不堪重负,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腰子病。这种病发作起来疼痛难忍,令他无法再继续劳作。
邹水根这个人头脑十分聪慧,悟性极高,似乎天生就对各种技艺有着独特的领悟能力。无论是木工、泥工、桶匠、铁匠还是铜匠等手艺活,他无需他人指导,仅凭自己的观察和琢磨就能轻松掌握其中要领。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尽管邹水根拥有如此出众的才能,但却被疾病缠身。自从患病之后,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家中孩子众多,他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医治,于是毅然决定亲自上山采药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为了寻找对症的草药,邹水根四处借阅各类医书典籍,甚至连雷公炮制的制药书籍也不放过。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白天在生产队劳作完后,晚上回到家还要继续操持家务。
夜幕降临,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时,邹水根却仍在山上努力挖掘着草药。每次将草药带回家后,他便会按照书中的记载精心研制药物并煎煮服用。
整个家中弥漫着浓烈的药味,仿佛置身于一座制药加工厂之中。
某一天,他在翻阅药书时意外地发现,鸡肝刺根对于治疗腰部疾病有着显著的功效。这个新发现令他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赶到虹桥供销社询问相关情况。
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国家对鸡肝刺根有着大量的收购需求。这无疑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副业机会——既能够为自己治疗病症,又能够通过售卖获得收益。如此一举两得之事,他怎会轻易错过?于是,凡是供销社收购的草药,他都毫不犹豫地采摘来出售。
从供销社打听到消息后,他便与哥哥弟弟商议一同上山挖掘鸡肝刺根。
天色尚未完全明亮,邹水根便率领着全家人踏上了上山的征程。他带上了二婶婶方素月、邹国英、邹华英和邹杏英,而邹建文则留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弟弟土星。
邹水金则带领着付晒花、邹风英和邹建民,留下邹伟民在家陪伴妹妹。
邹水山携妻子付根鹅一同出发,留下母亲付金香在家负责照看其他人。
在这个清晨,阳光洒下,照亮了整个村庄。一大家子人准备好了他们的工具——腰间挂着锋利的背刀,肩上背着坚实的锄头,朝着房子后面的田湾进发。那里据说长满了茂密的鸡肝刺根。
夏日炎炎,但西山上却有着宜人的温度,尤其是早晨时分,微风拂过时甚至能感受到一丝凉意。当他们爬上山顶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分散开来,开始寻找鸡肝刺根。
邹水根经验丰富,他迅速地找到了一棵巨大的鸡肝刺根,并开始挖掘。
随着锄头的挥动,一根根鸡肝刺根被挖出地面,数量相当可观。他高兴地对哥哥说:“水金,你往山湾那边去找找看,那边应该会有更多。”接着,他又转头对弟弟说:“尧,你往西山台那边走一点,那里有很多呢,我前几天就看到过。”邹水根向哥哥和弟弟指出了可能有更多收获的地方。
兄弟俩听从了邹水根的建议,朝着他所指示的方向前进。
很快,邹水金和邹水山都发现了大量的鸡肝刺根。他们努力挖掘着,不一会儿,两人的篮子里已经装满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感激地望向远处的邹水根,心中充满了对他的信任和敬佩。
经过整整一个早晨的辛勤劳作,每个人都挑着满满一担鸡肝刺根踏上了回家的路。
就在这个时候,早起打水的邹观林碰巧看到了这一幕。
"鹰钩鼻,你们这么一大清早的,一家人挑着些啥东西呀?"邹观林好奇地问道。
"没啥特别的,就是一些草药,看着不错就带回家了,我这腰老是疼,听说能治腰疼……"邹水根并不想立刻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邹观林显然不太相信他的话,心里暗自嘀咕着。于是,他决定悄悄地跟在邹水根他们身后,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当邹水根他们把挖到的鸡肝刺根堆放在各自家中的大厅中央时,邹观林便躲在房子后面的打谷场上,试图偷听他们的秘密对话。
大家计划着等有空的时候,将这些鸡肝刺根切成片,然后晒干拿去卖掉换些钱。
邹水根回到家后,先是把鸡肝刺根安放妥当,然后取了少量拿到厨房进行加工制作成药,准备给自己服用。
完成这些事情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生产队继续干活。
然而,不管邹观林在队里如何私下询问邹水根,邹水根始终守口如瓶,坚决不肯透露半点风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