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章 布局(1/2)
老军师在城外近郊哪里择了个庄子,作为设陷阱的场所,海棠海礁都没打听到。但金嘉树进城的消息,他们却一早就听说了,还亲眼目睹了他进城后的排场与行事。
金嘉树养了近三个月的伤,已经大好了,虽然行动还不是很利索,需要坐着一把看起来有些怪模怪样但又似乎十分便利的带轮椅子,才能出门,但他还牢记着海家对他的救命之恩,以及周家三房收留他养伤的恩情,因此身体刚能活动,就立刻进城向恩人道谢了。
他在一群雇来的庄上大娘与跑腿少年的簇拥下,先是到海家来向海西崖夫妇道谢,又转道去了周家三房,拜谢周世功与周马氏夫妻。整个过程都是热热闹闹的,许多人来围观。大家都夸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再提起他失去亲人的惨事,人人都忍不住要叹惜一番,顺道骂几句强盗土匪。
由于金嘉树从海家前往周家三房时,路过了两位搬出唐家的教养嬷嬷的临时住处,这番热闹自然不可避免地惊动了两位嬷嬷。唐家派来的仆人把消息传进了内院,她们听说这事跟杜伯钦有关,便派了心腹侍女出门打听是怎么回事。“恰好”有人在侍女附近议论,说害死金家人的其实不是强盗土匪,而是京里孙阁老手下的杀手死士。他们之所以会跑到长安来杀金举人一家,是因为金举人为人端肃正直,看不惯孙家人的行径,怒斥了一番,才会招来报复,云云。
几个说闲话的“路人”看似在议论些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内容就跟说书先生讲的演义故事一般,连金家遇害与金嘉树得救时的惊险情形都仿佛亲眼目睹过似的,听起来至少有八分假。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
然而两个教养嬷嬷从京城带到长安来的侍女,本就是从小作为奸细培养出来的,却立刻就“机灵”地提取到了闲话中有用的信息,察觉到“金家人遇害案”的真相有异,杜伯钦还真的被牵涉其中,连忙装作好奇的样子,找那几个“路人”打听内情。
几个“路人”分别说出了两三个略有不同的版本,但无论哪一个版本,都在说孙家是害死金家人的真凶,杜伯钦就是因为包庇杀手,才被揪出来的。有个“路人”自称有亲戚在长安前卫当差,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杜伯钦的亲兵参与行凶却被抓了现行的情形。那侍女倒是知道杜伯钦与孙家素有联系,本就肩负着在长安为孙家干脏活的任务,顿时不敢大意,连忙回住处急报给教养嬷嬷们了。
教养嬷嬷们从前在唐家时,其实听说过金家凶案的消息,只是那时她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寻常匪盗作恶。等到杜伯钦出事,整个唐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长安前卫空出来的指挥使之位上了,连带的两个教养嬷嬷也只是在为被杜伯钦牵连的同伙们担心。她们在唐家内宅,消息相对闭塞,直到今天才听说了杜伯钦落网的原因,不由为这个同伙捶胸顿足,一边骂他行事太不小心,一边又叹他运气不好。
但无论如何,杜伯钦干脏活没干好,还将自己给暴露了,又为了自己活命,招出了孙家那么多的探子,对孙家而言就是不可饶恕的罪人了。两位教养嬷嬷能理解杜伯钦的苦衷,却也怨恨他坏了孙家的布置,害得她们如今也是孤立无援。
虽然她们已经联系上了孙家安插在周边地区的探子,但他们距离最近的都离长安有三四十里路远,因为惧怕周家的抓捕,根本不肯靠近,更别说是进城接她们离开。她们若想要走,只能靠自己。可她们雇人保护自己回京容易,回京后孙家会如何责骂处罚她们,就不是她们能揣测的了。
探子们都在问她们,是否有立功的机会?他们要是有办法立功,对上头就有了交代,不用担心会受罚了。眼下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实在太过难熬。他们既要担心边军几时就查到了自己头上,又要担心被抓的同伙会供出自己,还得畏惧着京中孙家人的追责与斥骂,每天都如同身在油锅里一般,苦不堪言。
眼下只是新年刚过,北方气候刚刚回春,道路上还有不少积雪,与京中的消息传递尚未恢复正常,因此孙家的主事人很可能还未得到确切的消息,没来得及下达新的指令,长安周边的探子暂时还能过几天安稳日子。但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等孙家人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派人来斥问时,他们这些长安周边地区的小喽啰,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背锅,到时候还能有好日子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