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33章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第233章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1/2)

目录

从沪市飞往燕京的“子爵号”,平稳地着陆在首都机场,李小琳搀扶着李尧堂,慢慢地走下登机梯,就见机坪上站着一群人。

方言,也在其中。

“巴公!”

“巴兄!”

在一声声叫声中,万佳宝率先走了上去。

李尧堂既感动又无奈:“唉,都说了,不用来接机,你们偏偏,这又是何必,何必呢。”

“巴公,千万别这么说。”

章光年带着冯木等人,笑脸相迎。

万佳宝道:“巴兄,今年你七十八了吧?”

“对,七十八。”李尧堂说。

“我七十二,你七十八,加在一起,有一百五十岁,而我们还在不断通信,这是多大的幸福,巴兄,你使我感到幸福,你是我的真朋友!老朋友!”

“哈哈哈!”

长辈跟长辈寒暄,小辈跟小辈聊天。

李小琳跟万芳、方言凑在一块,边走边聊,“在你那么多观点里,爸爸最喜欢的就是’岭南文学‘,说这种深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文学,是有生命力的,是值得提倡的……”

“岭南文学现在还只是个空壳子,跟之前的‘纯文学’一样,没有任何代表作来支撑。”

方言说,等《一代宗师黄飞鸿》发表了,岭南文学有了代表作来支撑,才能更进一步。

然后,岭南文学发展了,这种扎根在民族地域文化的文学,也就有了支撑,也能更进一步。

一层叠一层,老千层饼了。

“你有没有想过,给这种把‘根’扎在民族地域文化的文学,下个什么定义?”

李小琳好奇道:“或者像反思文学、岭南文学、纯文学这样,取一个好理解的名字?”

“还没想好。”

方言露出神秘的笑容,“要等等看。”

“等什么?”

李小琳和万芳互看一眼。

方言笑了笑,要看《一代宗师黄飞鸿》能不能点起岭南文学这把火,就算岭南文学这把火燃起来了,还要看能不能蔓延全国,带动全国各地兴起挖掘本土的民族地域文化。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就在三人聊得热火朝天时,李尧堂和万佳宝正不动声色地看向他们,特别是方言。

“小方又进步了。”

李尧堂感慨了一句。

“是啊,诗歌、散文、……”

万佳宝笑道:“在戏剧方面,这回他在《商鞅》帮了不少忙,出了不少的主意。”

“你越这么说,我就越期待明天的戏。”

李尧堂慢悠悠地拄着拐杖。

“读了伱给我写的那些信,我一直都想有点东西拿出来,以前是思疲力竭,不是无从下笔,就是写得难以入目,真的是一筹莫展。”

万佳宝道:“但我不甘心,我是要写出一个大东西再死,不然,我不干。”

“现在好了,不出了個《商鞅》嘛?”

李尧堂安抚了几句。

万佳宝道:“这部《商鞅》,我希望巴兄像当初看《雷雨》一样,帮我好好地看一看。”

“好啊!”

李尧堂不禁回想起当年《雷雨》演出时的场面,简直是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

第二天,夜幕渐渐降临。

今晚的人艺剧场格外热闹,大门口立了一块牌子,醒目地写着演出的剧目,《商鞅》。

演出门票,早早就销售一空。

所幸方言提前买了几张,带着方红和方燕,跟沈霜、陈晓曼一家人汇合。

陆陆续续地有人凭票走入了会场。

“哥,怎么跟平时不太一样……”

方燕看向前方,又环顾四周,有不少公安和警卫员正在巡逻警戒,忍不住地犯起嘀咕。

“不该问的,不要问。”

不等方言张口,方红呵斥了句。

方燕看到哥哥也是一脸严肃,立马抿着嘴闭口,乖乖地跟着他们进去。

只见人头攒动,喧哗吵闹。

一排排看过去,方言能找到一张张熟面孔,文联、作协、出版局、各大主流报刊,观众几乎都是跟文化沾边的同志。

“好多人啊!”

“嚯,这排场!”

方红她们不免惊叹道。

几人说着话的功夫,各自找到了位置。

方言被安排在第三排,跟万芳和李小琳挨着坐,左右基本上都是话剧的幕后主创人员。

万佳宝、李尧堂、周杨、章光年、冯木他们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始终空着。

方言向万芳她们问了声好后,又跟周围熟识的人打了几声招呼,然后静等着演出开始。

就在此时,突然全场一片哗然。

老人、胡木桥等人,缓慢且从容地走来。

“啪啪啪。”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从台前传到后台。

“怎么办,我好紧张。”

宋旦旦攥紧拳头,手心出汗。

“旦旦,要不试试原地慢跑?”

朱菻转述着方言传授的法子,在上台之前,演员处于冷状态,需要做热身。

比如大圈慢跑、开合跳、高抬腿……

“真哒?!”

宋旦旦又惊又喜,立刻照做,绕着朱菻,一圈又一圈快走起来,“菻儿,怎么这个办法,方老师只跟你说,也不跟我们说一说?”

“就是!”

姜闻补充了一句:“方老师忒偏爱你了。”

“你们可别乱说!”

朱菻急着替方言澄清:“是我主动向方老师请教的,你们又不像我,我到了台上,就容易紧张,脑子空白,身体僵直,台词还经常忘了……”

姜闻正要张口时,灯光暗了下来。

意味着,演出马上就要开始。

剧场内原本嘈杂的声音,在短时间内便沉寂了下来,伴随着报幕员的报幕,大幕拉开。

第一场戏,便是秦军大败,秦献公临终之际,把饰演“秦孝公”的鲍国庵,和饰演“嬴虔”的郑榕喊了过来,既悲痛且愤闷地交代。

勿忘国恨!

要为秦国雪耻!

看着鲍国庵的演绎,方言仿佛看到了那个敢于夜刺董卓的曹操,热血上头,胆气十足。

在这一刻,曹阿瞒灵魂附体!

鲍国庵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纵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鲍国庵演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差池,而且在第三幕的秦朝“隆中对”当中,跟蓝天夜的“卫鞅”,来了一出酣畅淋漓的对手戏,让观众大呼过瘾。

“魏国范式,甲兵财货之强!”

“齐国范式,明君吏治之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