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小说 > 修魔有道 > 186叛军杀至泥鳅沉船;兵困陨君自削气运

186叛军杀至泥鳅沉船;兵困陨君自削气运(1/2)

目录

就在麦穗的手将要触碰到一具尸体时,肩头忽然被人拍了一下。

这么一下,感觉很熟悉,一下子将麦穗从近乎彻底入魔的状态拉了回来。

回头看去,眼前之人,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人。

“爹爹~~~”

那一瞬间,小小女娃再也忍不住,扑到爹爹的怀里,放声大哭,哭的撕心裂肺,哭的泪如雨下。

夜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抱着这个小女娃。

她没有享受过多少幸福时光,厄运总是伴随着她,即便是用魔功将厄运炼化了一部分,也还是无法摆脱厄运的缠绕,身边之人,总会遭遇各种灾难......

不过,夜明不在乎这些,他是魔,魔不用在意厄运这种东西。

在他眼里,小小麦穗,只是他的乖巧听话,少言寡语的女儿......

夜明找到了村妇的魂魄,将其收了起来,亲自找到临县城隍,请他们为村妇阴间之事做好安排。

又去见了村妇相公,没什么可说的,赔了得自李让处的钱财三万余。

做完这一切,恢复了一些的麦穗只说了一句“我恨这些人”。

夜明也只回了一句“我知道”。

父女俩一起离开了山村,再去寻渡江队伍......

......

皇帝的队伍在李让下令扔掉没用的东西后,勋贵们选择了扔掉大量的粮食,只留下足够自己吃的。

至于金银财宝之类,那是一锭银子也舍不得丢。

包括李让自己也是,由于财宝都被夜明一锅端了,他早就趁着路上的机会,侵吞了大量宫女、太监们的钱财,惹得无数人不满。

但他不在乎,只要皇帝还用的上他,他就不用担心什么。

至于路上粮食不够吃,其他人吃什么,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只要自己有吃的,财宝都在,不丢失,那就可以了。

什么宫女、太监、属下之类,死了再招一批人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此,那些做事的人自然是相当不满,不免有些消极怠工。

李让干脆选择再丢弃一部分人,准备行船。

就在他们内部矛盾一堆的时候,帮他们解决矛盾的人来了!

“老祖宗,不好了,西边有一支军队来了!”

“是那家勋贵的私军?”

“不,不是私军,是,是叛军啊!”

“什么!?”

听闻是叛军,李让大惊失色。

这不可能啊,按行程推算,叛军最快也要两天后才能追到这里来的,怎么现在就出现了?

但他那里知道,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有往京城走,而是直奔此处,中间节省了大量路程。

此时也容不得李让多想什么,直接下令登船。

如今命要紧,再顾不得还没有装上船的金银财宝了。

只是大部队刚要登船,就见远方叛军的骑兵率先杀至。

对方似乎知道他们临时指挥中枢的位置,直奔皇帝銮驾处而来。

此时皇帝、李让、国舅爷、苏妃以及一干勋贵等都在此处,见到叛军杀来,大惊失色。

一心只有美人的皇帝,在亲眼见到气势汹汹杀来的叛军后,终于慌了,也终于意识到只出现在大家嘴里,从来没见过的叛军,到底有多可怕。

李让立即安排禁军迎战,同时只率小队人马登船,将大部队丢下。

是的,为今之计,只有丢掉大部队,他们乘快船逃跑才有希望逃出生天。

只是刚要上船,忽然见到水底有黑影出现,那黑影一头就将一艘船撞漏,船体进水,快速下沉。

那水底黑影不断撞沉船只,再加上其神秘可怖的形象,顿时吓坏了岸边一群人。

“妖怪,水里有妖怪!”

众人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水底居然冒出了妖怪来。

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顶头风。

“往北去,快,往北去!”

明知水里有妖怪,这个时候,就是再借他们一个胆子,也不敢再乘船逃走了。

一群人在禁军的掩护下,沿岸北上。

禁军的战斗力到底不一般,即便是面对人数远多于己方的叛军,也能挡得住,就这么一路往北而去。

随着双方喊杀声越来越远,这边反倒安静下来了。

此时这一片区域安静无比,一个人影也没有。

下一刻,便见湖水翻腾,一条楼船般大小的巨大泥鳅从水中跃出,摔在地上。

这泥鳅全身溃烂,鲜血直流,痛苦惨叫。

落地之后迅速变小,最终化为一个黑衣汉子。

此时这汉子全身溃烂,骨销筋断,而且有一种整个人都要化为烂泥的迹象。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黑河水君。

“救我,快救我!”

黑河水君凄惨的大声呼救。

水面再一动荡,夜明父女从中出现。

夜明没说什么,麦穗就主动上前,伸手按住了黑河水君的额头,一道道强大的厄运开始发动,抵消使黑河水君身体溃散的力量。

导致黑河水君身体溃烂的力量,不是别的,正是当今胥国国运。

至于为何黑河水君会遭到国运反噬,自然是因为他的毁船举动了。

开玩笑,他毁船之事,可是在断当今皇帝和一众勋贵的后路,他不被国运反噬,谁被反噬?

没有一瞬间被国运之力化为烂泥,已经是运气极好的结果了。

其一,是因为如今胥国国力衰弱,国运比之强盛之时,只有十之一二的力量;

其二,叛军的混乱气运正在冲击摇摇欲坠的国运,分担了大部分的气运压力;

其三,毕竟黑河水君攻击的是船,而不是皇帝或是勋贵们本身,所以受到的针对也只是间接针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