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声波武器(2/2)
学者们有理由怀疑,深潜者这种高度拟人的种族势必有什么方法观察世界或者海底,其中一个合理猜测就是,它们很可能拥有如同海豚一般的感官与发声器官。
它们是用超声波来观测水下的世界的。
如果这些深潜者是用声波来感受海底黑暗中的一切,那么这种高频声音足以像刀子一样戳瞎它们的“眼睛”。
漆黑的海底之下,它们可没有能力自己再造出“声呐”这种东西出来。
然而这并不是没有弊端,解除限制增大功率会导致声波发音单元的寿命急速缩短,毕竟本来先进声呐只是一个声呐而已,它的设计可是因为时间紧凑的关系并没有考虑到作为武器使用的情况。
海底声呐之所以能影响特定的鱼类,就是因为这种高频噪音能破坏这些鱼类独有的感知器官,声呐对人类影响反而没那么大。
除非声呐发出的声波声压级能抵达一定的程度,在巨大的声音下,频率反而无关紧要,任何动物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他们等待了片刻,暴雨的声音仍然未停歇。
侦听员确认了一下那些藤壶,仍然在上浮。
这个猜想错了。
“不行,高频声波无效!”
“那就换超低频,次声波!”参谋果断命令,他的声音颤抖而坚强。
没关系猜错了不要紧,他还有另外的手段。
超声波本来就在就在声呐频段里面,但是次声波则不一样,声呐的频段转换更加困难,但是因为学者们的提议,还是留了后门。
这个是齐院士的提议,在他发现这些深潜者的结构与人的类似后,考虑到其生理特征与环境,顿时想出了这种赫赫有名的武器。
因为这种3~17赫兹的次声波声波,对所有的哺乳动物与人类都有莫大的杀伤力,其中就包括了,这些深潜者。
据传在20世纪中期,一艘名为“乌兰·米达”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遭遇了风暴,上面的所有生物都突发心脏病而亡,随后的鉴定结果是风暴产生的次声波导致了心脏心脏麻痹而死,虽然故事的真实性难以分辨,但是次声波的杀伤力确实没有学者能加以否认。
它们的身躯虽然很奇妙,但是还未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很明显的哺乳生物特征让这些学者根本无法忽视。
次声波对人类的伤害是实打实的,在海底更甚,水的不可压缩性质与固有阻尼特性能让声波在水下能够以较小的能量损失传播更远的距离,换而言之,深潜者接收的声波的能量远比陆地上更大。
倒不如说,水下,才是声波武器的领域,他是这片领土的王。
操作员按下了按钮,深海中的声呐被启动。
它发出的不再是普通的声波,而是真正的死亡涟漪。这种声音它的频率在每秒3到17次之间缓慢的跳跃,携带着毁灭生命的力量。
像是一把无形的剑,撕裂着海水,也撕裂着所有能与之共振的东西。
比如深潜者血管,腹腔脏器,心肺还有它们的大脑。
一种难以言喻的变化发生了。原本压抑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撑开,指挥室内陷入了一片死寂。然而,这并非真正的宁静,而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恐怖的寂静。它是一头被束缚的野兽,在绝望中挣扎,试图挣脱束缚它的锁链。
然后这股寂静仿佛有了实体,它在指挥室内咆哮、肆虐。每一声咆哮都像是对人类心灵的直接攻击,让人感到自己的存在变得微不足道,仿佛随时都可能被这股力量吞噬。
然而,在这股寂静的咆哮中,所有人的恐惧感竟然陡然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