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张飞死磕,王平绕后(1/2)
随着刘备的果断下令,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很快出现了一支看起来灵活矫健、只穿了轻薄皮甲甚至藤甲的奇怪部队。
部队的人数不多,也就在两三千人之间,而负责带领这支部队的,正是王平等几个刚刚来归的板楯蛮部族军官。
后世历史上季汉政权的“无当飞军”,也多是板楯蛮乃至南中士兵组成。其中板楯蛮因为归附得更早,可以在无当飞军中充当骨干和军官,而南中孟获的部曲因为来得晚,忠诚度相对没那么可靠,只能从相对基层做起,这也是很正常的。
到了后期,季汉政权还有把一部分青羌兵补充到无当飞军里,那些青羌人就是后世川西大凉山和靠近青藏高原地区的山地民族。
(注: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原文里就写,他首次北伐和二次北伐之间那段时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千余人。”
可见在二次北伐时,这些部队还是分开的。文中的“无前”就是后来俗称的无当飞军,跟賨叟、青羌是并列的。再往后这些部队才出现合并。)
因为加入了这些兵种成分,后世的无当飞军渐渐装备了更好的铠甲,也习惯了使用南中的毒箭和诸葛亮配发的弩,属于“精锐山地丛林弓弩手”的定位。
但如今这些板楯蛮才刚刚归附刘备,自然享受不到新式兵器的加成,也还来不及博采众长。他们就只是一支士气昂扬行动迅捷的轻甲山地兵,连远程兵器都没有专门配备。最多只是其中一部分勇士、有自行配备飞刀的习惯。
投奔过来不到十天、就被主公赋予了重任,年轻的王平当然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奋,更怀着对夏侯渊屠戮他族人的刻骨仇恨。面对敌军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在沸腾,跃跃欲试恨不能多杀几个逆贼。
而对面的夏侯渊,在指挥部队死守营寨的同时,也有时不时观察刘备这边的预备队投入情况。
在王平之前,刘备也投入过一些预备队了,所以看到王平的出现,并没能激起夏侯渊特别的警觉。
尤其夏侯渊在注意到对方的装备时,还额外升起了一股轻蔑。
“这是什么兵马?看上去甲胄残破,兵器也不犀利,刘备的潜力已经耗尽了么?除了一开始张飞带的嫡系人马,后面的预备队终于装备不起铁甲了。
嗯?这些人看着怎么像前阵子筹粮时掠杀过的板楯蛮?那不该是益州本地土兵么?难道是刘璋派给刘备的?看来刘备是真没有余力了。今日稳守大营绰绰有余,终于可以让刘备踹在石头上,磕断他一条腿!”
在看出敌军居然连刘璋的兵都上了,夏侯渊大大松了口气,一时颇为宽心。
刘璋的兵有多垃圾,夏侯渊是素有所知的。他自去年五月灭了张鲁后,一路南下,到八月份夺取整个巴西,中间那段时间都是在跟刘璋的部队打。
一直到钓鱼城这儿、遇到了刘备的入川援军,夏侯渊的攻势才被遏制住。可以说在此之前,他也算是蜀地的常胜将军了,从陈仓一路打到钓鱼城,中间都没败过。
强弱都是相对的。他欺负不了刘备、诸葛亮、张飞。还欺负不了张鲁、刘璋么?
刘备连刘璋的垃圾都上了,可见到了强弩之末!
……
因为夏侯渊的鄙视和大意,他也就没有对王平的投入战场专门调整部署。
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把控着曹军防守预备队的投入、以及各层防线的弹性防御节奏。
既然是守营而非守城,防线的节奏把控也是很重要的。
守城时因为就一道城墙,绝对不能放弃,那是必须死守到底的,反而没有弹性可言。
守营则不同,壕沟鹿角防线可以有好多道。
遇到敌人攻势实在太猛、或者远程弓弩火力、投石机太多,偶尔放弃一线阵地退守后面几道、让敌人的支援火力出现脱节,这都是必要的手段。
夏侯渊擅长守营,其中运用之妙,自不必多说。
很快,王平就带着两三千板楯蛮兵冲了上来。身着轻甲的他们,原本是非常惧怕被敌军弓弩手列阵覆盖射击的。
但因为今天刘备和庞统的部署很精妙,先让灌钢铠甲的重步兵上、跟敌军一线部队黏在一起,已经绞杀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夏侯渊麾下的弓弩手在第一道壕沟鹿角防线背后根本立足不稳、已经提前退到了第二道鹿角。
这些弓弩手也就没法对敌军后续投入的预备队造成多大压制。因为视野的问题,就算勉强大仰角抛射,也都是盲射乱射。
王平麾下的板楯蛮士兵本已做好了被弓弩先杀伤一波的心理准备,结果只有稀稀拉拉一些箭矢乱飞而过,全军只伤亡了几十人就通过了弓弩覆盖区,剩下的板楯蛮自然士气高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