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让贪功之敌多贪点功(1/2)
刘备听取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战略思路后,很快就拍板做出了决策。
诸葛亮说的备选方略,足足有三套之多。迟滞阻击、痛击绕城冒进的敌军先头部队、再利用曹操关心则乱,分兵一部分改变原行军计划。
但一言以蔽之,最核心的点就是让曹操对夏侯渊处境的危急程度产生误判,用不对称的坏消息让曹操急,从而诱使其军队出现脱节、部署走样。
哪怕这个坏消息是假消息,只要能勾引到曹操就是好消息。
定下这个指导思路后,其他细节都可以根据前线情况随机应变。
短短两三天之内,刘备军便微调了前方的三道防线部署,
把魏延和王平放在迟滞曹操推进的第一道防线河池县。
把张飞放在吴懿当初放弃的副营位置、距离阳平关道口西北四十余里。
再把甘宁放在阳平关道口那座大营。
这三道防线都是可以放弃的,逐次抵抗消耗勾引拖延,完成任务就可以后撤。
最后刘备亲率主力留在阳安关,也就是进入巴蜀的第四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阳安关这里是不可能放弃的,是弹性防御的底限。
另外,为了确保曹军先锋轻敌,庞统也为刘备又额外策划了一个细节:让张飞前往第二道防线时,尽量低调,不要打出本人的旗号,只打出吴懿的旗号。
因为吴懿原本就曾经被夏侯渊逼到那里驻守过将近一個月,最后才在粮尽前被刘备军救出。如果说刘备为了避免调度麻烦,仍然把吴懿留在当地打阻击,也是完全合理的,曹操不会怀疑。
刘备对这个小骗术当然是欣然接受,他很清楚,三弟此前虽然威名不显,过去十年都没怎么立功。但年初垫江县大战以来,连续数次击败夏侯渊,曾经失去的威名都捞回来了。
相比之下,吴懿在曹军诸将心中就是个无名之辈,对吴懿的提防肯定会极为松懈。
这不是曹操智谋不足,而是他非要进入汉中这种地理不熟悉的地区作战,又没有专业的山地兵部队提供侦查。
在实时战场情报方面,曹操等于是被刘备单向开了透视。
……
刘备军调整完防御部署后三天。
六月十五,庞德和梁兴、杨秋,终于带着三万探路先锋,抵达了河池县。
刘备军的守将魏延、王平也带着上万守军,在此严阵以待。
二将兵力不足,倒不是刘备故意想以少打多、不愿意集中兵力,而是这第一道防线本就难以久守,魏延和王平就是来消耗拖时间,顺便搞庞德心态的。
如果留的人太多了,后续到了非放弃不可时,撤军的麻烦程度也会成倍提升。
尤其河池县是处在陈仓道山谷的一个三叉口上、一处秦岭山区的盆地里,不像后续张飞、甘宁那两道防线是“当道扎营”,所以河池县的守军是没法阻止曹军绕后断他们退路的。
河池县东北西三面都比较开阔,敌人来了可以包围,只有南侧背靠秦岭高山,正常情况下没有道路,曹军也没法包围那一侧。
到了非弃守不可时,刘备军就可以通过城南进入山区,直接轻装翻山逃走,物资辎重都是没法携带的。
正是为了这样的作战环境,刘备战前和诸葛亮、庞统商议后,给魏延配的都是山越的丹阳兵,王平还是照例带领板楯蛮部队,等于全军一万多人都是专业山地战部队,非常适合干这个。
这天一早,王平的斥候打探到庞德大军逼近,便跟魏延商议,具体如何对敌。
“庞德所领曹军先锋三万,多是西凉降军,已经逼近到城西三十里,魏校尉以为当如何对敌?”
魏延今年也才二十六七,当初打完汝南之战后,他的职务便是汝南都尉。后来入川守了钓鱼城,击退了夏侯渊多次进攻,足足拖了夏侯渊半年,也是一件大功。因此被刘备直接升为校尉,诸将也没有不服。
钓鱼城守城战结束后,魏延跟着张飞、甘宁,在反攻阶段也有些建树,但这些功劳都是辅助性的,累计下来也不足以再升迁一次。不过这次要是能在汉中决战中再立功勋,就很有可能冲一冲中郎将了。
考虑到魏延的年轻,这个升迁已经非常神速。
相比之下,王平几个月前来投时,只是一个军司马。如今半是刘备需要笼络板楯蛮诸部,半是王平确实累积了些军功。此次出征前,刘备刚刚火线提拔王平为武都都尉。
这两人都是年轻气盛想立功的,所以魏延琢磨了一下敌情后,便提出了一个相对大胆的方略:
“我军虽少,但都擅长山地战,倒也不必太过忌惮庞德。军师为主公定计时,便是做好了河池县被敌军绕过的准备,让张将军和甘将军那两道防线坚决阻击,我们只是敌后埋的一颗钉子,让庞德如芒在背。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再分兵两部,我带一万人守城,王都尉你带四千本部士卒出城,到城南山上暂驻。这样也便于将来庞德放松警惕时,出其不意骚扰敌军粮道。”
王平原本没读过书,也就是投了刘备之后,趁着自己年轻还不到二十岁,还有点可塑性,最近几个月抓紧读了点书,如今才刚认识两百多个字,还听别人讲解、知道了一些历史典故教训(历史上的王平据说只认识十几个字)。
读书增广了见识后,王平的思路也变得更开阔了,对军略也有了新的理解。他略一思索,便觉得魏延所说很有道理,当下就答应了。
于是王平就带了本部四千板楯蛮山地兵,在庞德抵达前,出城到河池南山上驻扎,并且是偃旗息鼓,并不宣扬自身的存在。
……
王平刚做完这些操作,庞德的大军也赶到了河池县。
第一个抵达的,乃是曾经韩遂麾下的降将杨秋,带着五千探路兵,庞德本人也就比他稍晚二三十里,差了小半天路程。
杨秋来到河池县城下,望着城头旗号,见敌军多立旌旗,但没看到多少人,便有些奇怪。
“莫非是虚张声势、旗多兵少?这河池小县,看起来城池不坚,墙高两丈都不到,刘备居然还派人死守?不怕被丞相大军围歼么?”
杨秋心中忍不住如是暗忖,然后他就问了随军的参军:“这魏字旗号,多半是何人?”
那参军虽是无名之辈,好歹基本功还扎实,想了想今年以来看到的战报军情,立刻回答:“想必是死守钓鱼城出名的魏延。”
杨秋本来也不算什么悍将,一听对方事迹,倒是肃然起敬,有点不敢轻举妄动了。于是他就按部就班在河池县东、北两侧立营,抢修工事,在相应城门外拉起包围圈,静待庞德到来。
半天之后,庞德也带着两万部队抵达河池,杨秋赶紧汇报了情况,庞德闻言却是丝毫没有敬畏,反而大喜过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