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绸缪(1/2)
萧良对古江口深水港早年的规划,肯定没有他爸了解,这时候继续问道:
“规划里,除了利用近岸沙洲建设十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离岸码头泊位外,还有没有小型临岸泊位的建设规划或者说可行性研究?”
大型离岸深水港的投资巨大,在萧良的印象里,前世拖到零八、零九年才启动的古江口深水港一期工程,是利用一座靠近深水航道、退潮才露出海面的小型沙洲建设。
整个工程先对这座沙洲进行吹填,建成固定露出海面的人工岛,然后环人工岛建造码头泊位、开挖深水港池与主航道相通的同时,还要修建一座跨海大桥与陆地相接。
当年一期工程投资就超过三十亿。
不要说陈富山时代了,就算现在罗智林提出全市勒紧裤腰带拿三十亿,去建古江口深水港,看会不会被喷死?
由于目前国内吹填、海洋建设装备发展还远不够成熟,施工建设力量薄弱,此时建造离岸型深水港,成本可能比十几二十年后还要高许多。
现在直接推动离岸深水港的建设肯定不现实,萧良就想知道新亭镇沿海现在有没有建造万吨级临岸码头泊位的可能。
当然,这些临岸码头泊位不能跟未来深水港建设起冲突,比如航道规划不能冲突,最好还要对将来建设的离岸深水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明兰,我以前的工作笔记,你都放哪里了,搬家都搬过来了吧?”萧长华大声问在客厅里忙碌的妻子。
“要有,就都堆在储物间里;今天可没有时间帮你找!”葛明兰走过来,嗔怨道,“我说你们爷仨,能不能今天不谈工作了?烧纸钱时能不能对你们萧家的老祖宗虔诚一点。”
“更详细的资料,可能还要找狮山县档案馆了,”萧长华说道,“临岸泊位肯定有过可行性研究啊。陈书记在推动电厂建设之前,组织邀请科研机构,对狮山湾二三百平方公里水域的水道、潮汐变化、水文及滩涂地质等方面进行了七八年的研究,可以说相当充分了。就拿电厂的运煤码头来说,现在建成是只能停泊三五千吨级的运煤船,但最初是计划挖一条四公里长的港池,与东北方向一条次级水道相通,能让三万吨级的运煤船直接靠上电厂码头。而在规划亭洲公路以东,那里有一片滩涂计划中是要进行围海填埋的,也是临港工业区规划的南端区域。从那里往东,从宿云山东北角,也有一条次级水道,进行疏浚,可以通行两到四万吨的轮船………”
虽然事情过去几年了,萧长华还是记得亭洲公路、沿海公路、临港工业带、离岸港区等规划工程设计的很多细节。
见萧良陷入沉思中,萧长华片晌后问道:
“现在直接提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确实是有些仓促了,时机不成熟。你是想罗书记或者唐继华出面,要求云社先承担起亭洲公路的建设?”
“是啊。唐书记年中时推动税收激励返还,云社镇今年财政收入激增到七千万,九六年还将进一步增涨到一亿两千万以上。现在不仅县里乡镇很多人对云社眼红嫉妒了,唐书记那边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小的,”
萧良笑着说道,
“罗书记、唐书记现在推动亭洲公路的建设,倘若由市县两级政府承担五六千万的建设经费,在这个到处都缺钱的节骨眼上肯定很困难。不过,倘若罗书记或唐书记出面,要求云社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呢?”
萧长华点点头,说道:“一方面亭洲公路的修建,市县不用出钱,自然没有谁会反对,甚至会有很多人会积极支持、赞同;另一方面,云社独力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相当于是将一部分新增财政收入上缴给市县,也能平衡县里跟其他乡镇失衡的心态,算是一举两得了。”
“由云社出资承担亭洲公路的修建,一时间看不到云社的利益,云社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吧?”萧潇半蹲在一旁,给火盆里递纸钱,问道。
萧良对说服云社镇党委政府的干部官员同意这件事,还是很有信心的,说道:
“云社的产业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宿云公路之外,也迫切需要一条全新的高等级公路,进一步打开对外的物流通道。这点还是相对容易说服大家的。”
宿云公路完成拓宽硬化改造,除了主路净宽仅有十六米,设计日通行车辆在四五千辆车次以下、通行速度限制在四十公里每小时外,更主要宿云公路只是将宿城、云社两镇跟东洲主城区更好的衔接起来。
现在进出云社的物流车辆,主要是通过宿云公路抵达主城区东部边缘后,再转入其他公路驶入各地,通行效率要慢得多,还动不动遇到高峰期发生拥堵。
如果沿运盐北岸修筑宽敞通畅、通行速度在六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的亭洲公路,现有的南亭工业园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一条横跨运盐河的支道驶入亭洲公路,以更高的效率通往东洲城区西南的泸泾港码头装船,或通过九八年初预计修成的高速公路,或西接国道,更高效率的运往全国各地。
“还有就是云社通过村级产业发展用地的置换,目前总计给南亭工业园腾挪出三千亩的工业用地来。这个看上去不少,但真要快速发展起来,其实非常有限的。不考虑进一步大规模引进外资、合资企业,小商品集中制造区引进的那些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话,肯定会有独立投资建造厂区的意愿。到时候哪怕是仅有三四十家工厂建设的需要,一两千亩用地都不够分的,”
萧良坐在烧纸钱的油漆桶前,跟他爸、他哥解释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