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国宝帮?(1/2)
看着桌子上的电脑,王青松稍微操作了一下。
“哎,青松,咱们什么都不懂,一会去了尽量还是别乱说话,这里面好像有很多忌讳,除非东西你很确定,不然的话,你别说东西是假的,就说东西看不准。”
周颖一边清理,一边对着他交代着。
“啪嗒!”
一块土陶被他用螺丝刀的塑料柄轻轻掉了下来一些。
她便笑道:“哎,你还别说,这外面的一层东西还挺脆的,这么轻轻弄也能弄掉。这要是被摔过,估计早就被发现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扭过头看看了看。
“你小心点,别弄花了。”
周颖头也不抬的说道:“放心好了,我肯定小心啊,有瑕疵的和没瑕疵的能一样嘛!一道划痕,都能让东西大打折扣,这螺丝刀的柄子是塑料的,我就敲一敲外面的土陶。”
随后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什么土,应该是没烧过的,不然不会这么容易剥离。”
王青松见状也就没说什么了。
反正不是自己的东西。
想到刚刚她说的话,不要说东西是假的,得说看不准。
这个事情以前他和梁春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听委托商店的老头说过。
思绪间,一个老头提着一个手提箱走了进来。
老头进了店铺,第一时间先是看了看在吧台的王青松两人。
眉头皱了皱。
随后收了表情,来到了吧台这边,看着周颖在那里清理东西。
有人进来,周颖自然是抬起了头,看到老头手上的东西,她也是下意识的看了看。
特别是箱子。
随后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
算是打招呼了。
她干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已经不像以前了。
以前来的时候,看到一個人招呼一下,一天下来,嗓子眼都哑了,一百个人里面别说买东西了。
能有一个人问价格都算是不错了。
因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来看的态度。
后来打听了一下以后。
也就改了策略,别人不问,她就不张口,除非是熟悉的人。
老头也是轻轻笑着回应了一下。
也没说话,就在那里安静的看着。
看了好一会,老头这才提着东西在店铺里看了起来。
周颖见状,放下了手上的东西。
店铺里是有监控,所以只要人进来或者走的时候稍微注意点,看看有没有人顺东西就可以了。
如果是带着箱子或者包的情况下,她就要稍微注意点了。
万一有人偷偷将店里的东西给偷了,或者换掉就麻烦了。
这些人,警察都很难抓到,更何况是她。
小心点为好。
老头在里面转悠了一圈,时不时的拿出一个东西看看,甚至口袋里还带着小号的灯和放大镜。
这让王青松两人多看了一眼。
因为是卖古玩的,店里的灯光非常的亮。
就是让人看的仔细。
过了半个小时,对方看了好几个东西。
最后折返了回来,对着两人问道:“请问,你们谁是老板?”
周颖两人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王青松开口说道:“我就是,大爷,有什么事情吗?”
“哦,你们这里收不收东西,我这里有两个东西,能不能看看价格?”
老头,一边说,一边将箱子给打开了。
箱子不是很大。
银白色的密码箱。
打开以后,里面是一张泡沫,拿掉上面那层泡沫露出了里面的泡沫槽,两个泡沫槽里各放着一个东西。
一个粉彩大碗,上面画着很多的孩童。
一个青花瓷的龙纹盘,碗中心是暗红色的一条红龙。
王青松看了一下,也没有去接东西,只是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大爷,我们这里不收东西。”
老头见状纠结了一下:“你们是古玩店,哪有看都不看就说不收的?没听过啊!有进有出才对啊!”
顿了一下,好奇道:“难道你们有自己专门的进货渠道?”
听到这话,王青松刚要说话,就被周颖按住了。
在他疑惑的眼神中,周颖在他耳朵边嘀咕道:“他说咱们有专门的渠道,意思就是说咱们店只卖工艺品,没真货,因为卖真货很难卖,钱不好挣。”
王青松闻言眉头皱了一下。
这个道理他也明白。
假的只要能卖出去,基本上不管价格多少,都能挣钱。
而真的就不一定了。
看了一眼箱子里的两个东西。
琢磨了一下,还是笑道:“大爷,那我看看?”
周颖不等别人说话,就直接开口说道:“大爷,您这东西要卖,家里人知道吗?瞧您也是个懂行的人,这东西来历我们得问一下。”
老头自然是知道周颖的意思。
就是说这东西存不存在争议,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这东西是不是赃物。
随后说道:“放心好了,这东西是我以前买的,有些年头了,是我自己的东西。”
见他这么说,周颖看向了王青松点了点头。
王青松也明白什么意思。
这万一要是赃物,被警察查到了,那事情就严重了。
这也是因为店里不收东西的原因之一,当然了,更多的原因是王青松不缺东西,而且周颖现在还不懂。
所以就没有收东西的业务。
看着桌子上的东西,王青松示意了一下:“大爷,那我看看了啊!”
老头点了点头。
王青松见状用手先在两个东西上轻轻摸了一下,顿时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先拿起了那个大号的粉彩碗。
碗上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孩童嬉戏的场景,内部是纯白釉面。
底部矾红彩书写款,“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字体笔画工整,结构严谨,款外无边栏。
之所以摸这个,因为这个给他的感觉不是很好。
很淡。
将东西轻轻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个盘子出来。
外表是青花瓷的莲枝缠纹,里面的中间画着一条朱砂颜色的龙纹。
底部倒是差距不大。
只不过落款不是“大清嘉庆年制”而是四个字:嘉庆年制。
这一款和店里十五六万的东西差不多。
而此时,周颖已经拿着照片拍了下来,搜索了一下。
又拿出了一个本子。
随后惊讶的对着王青松耳朵边嘀咕道:“嘉庆年因为太穷了,所以观赏瓷烧制的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日用品的瓷器,不过也有精品,这个碗叫百子碗,非常有名,各种等级的都有,精品的百子碗,前几年的时候,价格是在百万左右,这几年价格下来不少,大概是七十多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