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七十二章 记录在案,收网开始!(求追读)

第七十二章 记录在案,收网开始!(求追读)(1/2)

目录

八盏明晃晃的学而灯,悬在杭州府衙门的正门两侧。

杭州府知府马宁远候在门外,有些焦虑地延颈张望着。

忽然,远处传来车铃响动,他精神一振,抬手喝道:“掌灯!”

周围衙役连忙点起引草,伸入灯内,很快有八团翠绿光晕亮起,映出四根朱漆门柱与一块“杭州府衙”的牌匾。

这灯是用极薄的竹皮笼成外罩,烛光雅敛,如《论语·学而》里子贡称赞夫子那句“温良恭俭让”,故名“学而灯”。

马宁远是举人出身,拔贡拔了几年,但背地里一直被人嘲讽出身低微,学识浅薄。

出身、学识,始终是马宁远心里的痛,二者难改,只能在表面上下功夫了。

只是为了能让竹皮透光,工匠须挑选新成的嫩竹,细细削下表皮,不能厚,不能断,一盏灯不知要耗费多少功夫,价值更不知是几何。

一辆双辕马车,一辆囚车徐徐来到杭州府衙门前。

马宁远倒是舍得脸面,急忙下了台阶,上前迎接。

身着官服的海瑞从里面跨了出来,随后便是一袭素衣,扮作师爷跟在后头的徐渭。

见到二人这副打扮,马宁远心里没来由的一慌。

“劳烦久候,犯人难以久行,耽搁了多日。”海瑞解释了一句。

从淳安到杭州府,就三百多里,请海瑞携犯人沈一石入杭商议征地文书事宜花了一日,海瑞以沈一石病重,让李时珍先行诊治延迟了三日,在路上又走了七日,距离定下美人计过去了整整十一日。

这速度,比照一般大军行军还慢,幸好有遍体鳞伤的沈一石做借口。

“不妨!不妨!从淳安而来,也够劳顿的,沈一石就交给差役,我已备好了宴席,海知县,请!”马宁远满脸堆笑,就要把他往里面迎。

马宁远提前做好了海瑞拒绝再劝的准备,但没想到海瑞拾阶而上,就进去了。

马宁远觉得古怪,竟没挪动脚步,反而是徐渭犹如回家一般,反客为主道:“马知府,走啊。”

“走。”

马宁远强挤出一丝笑,命衙役大开中门,迎海瑞、徐渭入府。

天底下的公堂都一样,这没什么好说,等转到知府及其家眷所住的后堂时,就仿佛换了天地。

公堂其貌不扬,后堂却极为奢华,进院以后,接连数座宏峻堂宇,重轩复道。

其中木构皆用楠木,外涂金彩,再覆以丹垩雕刻。

朱色是朱砂磨细,墨色是徽墨粉刷。

而堂宇之间的地面,是一片片斜下的小坡。

如果有人自天空俯瞰,就会发现整个杭州府衙后堂的地势从外围到中间逐次凹陷,形成一个内宅盆地。

盆地内皆是一团团花圃,种满繁茂的奇花异草,不时可见阆中的佛桑花、暹罗红绣球、南海婆罗树等名贵品种。

杭州府,不愧是大明朝的世界之窗。

这些名种碍于气候,往往一季即萎,更透出奢靡。

正值四月中,是石榴初吐、茉莉芳妍之时,棚架上还有嘉瓜四垂,再间杂以挺拔蜀葵、熠熠朱槿,巧妙地遮掩住下陷的地势。

当人一步步深入盆地,沉浸于香馥馨郁之中,浑然忘俗。

如此设计,自当有个名目,曰:“临花藏池”。

马宁远引着海瑞、徐渭走到花藏池的底部,那里只立有一间轩敞竹轩。

倏地。

琴声响起。

徐渭眼中顿时露出了惊诧的神色。

《广陵散》!

听这五弦之音,竟然还是大家所奏。

马宁远见徐渭意动,而不见海瑞意动,只有主动道:“海知县,听着琴音如何?”

“海某自幼家贫,每日果脯已是艰难,从不识丝竹管弦之音。”海瑞不咸不淡怼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