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72章:这纸币,就是太子造反的根基

第272章:这纸币,就是太子造反的根基(2/2)

目录

其中缘由,众家主也都理解。

太子的优秀,已经打破了常规的层次,就现在的事迹来说,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最为优秀的太子,没有之一。

如果他们是陛下,也会选择让太子来继承皇位。

“若是太子不这般做,那该是多好。”

赵郡李轻声叹息。

这话说到众人的心坎上去了。

要是太子不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维持现在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的格局,那么大唐的繁荣,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若是如此,放弃魏王又如何。

哪怕是权力受到压制,又如何。

太子不过百年。

大唐可不止一代君主。

大唐的强大繁荣,他们也是能跟着沾光的,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船上。

可偏偏,太子方方面面,都要跟他们作对。

清河崔作为世家之首,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他双手撑在桌上,目光冷峻地扫视众人,声音低沉而充满狠厉:“诸位,太子在辽东发行纸币,这绝非小事。”

“太子在辽东推行新政,势力日益壮大,如今这纸币更是搅乱了商业格局。”

“咱们在各地的钱庄、商号,因他这一举动收益锐减。倘若不趁此时将其扳倒,待他羽翼丰满,恐怕我等世代积累的财富、地位都将化为乌有。”

陇西李微微皱眉,眼中闪过深深的忧虑。

轻轻摇头,缓缓说道:“话虽如此,可如今太子手握辽东兵权,且在辽东推行新政颇有成效,陛下对他也有所忌惮。”

“贸然行事,稍有不慎,我等恐面临灭顶之灾。毕竟,太子身份特殊,背后还有陛下的态度不明,我们不得不慎之又慎。”

赵郡李轻敲桌面,神情严肃地接上话茬:“正因如此,我们更需精心谋划,步步为营。”

“陛下虽忌惮太子兵权,对其新政成果也有所认可,但对太子曾经的谋逆之举必定耿耿于怀。”

“我等可借此次纸币之事,旧事重提,将太子的谋反意图与发行纸币紧密相连,让陛下觉得太子此举是在为再次谋逆做准备。”

“如此,方能挑起陛下对太子的猜忌,促使陛下对太子动手。”

博陵崔抚着胡须,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不错,我们要让陛下深信,太子发行纸币,一是为了大肆敛财,扩充谋反的钱财。”

“发动叛乱需要大量的钱财来支撑军备、粮草等开支,太子通过发行纸币,能轻易掌控大量财富。”

“二是太子把头像拓印于钱钞只上,借此树立个人威望,收拢人心,为起兵造势。”

“百姓对钱钞之信任,会转移到对太子个人的拥护上,这对陛下的统治无疑是巨大威胁。”

“只要能成功加剧陛下对太子的威胁感,不怕陛下不对太子动手。”

范阳卢补充道:“我等在朝中势力庞大,人脉广泛。可让亲信大臣纷纷上奏,从各个角度详细阐述太子此举的危害与谋逆意图。”

“这些奏章,要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着重强调太子的行为对大唐江山社稷的威胁,引起陛下的重视。”

“与此同时,动用我们在民间的力量,在长安城中广泛散布谣言。让百姓皆知太子心怀不轨,发行纸币是妄图篡夺皇位。”

“市井之中,百姓对皇室之事最为好奇,这些谣言一旦传开,必定能引发轩然大波,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促使陛下不得不有所行动。”

赵郡李也附和道:“不错,富贵险中求。只要我们行事谨慎,相互配合,必定能瞒天过海。我们在朝中经营多年,人脉深厚,只要计划周全,定能成功。”

“况且,若不趁此机会扳倒太子,日后他对我们的打压,恐怕会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

良久,清河崔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事已至此,不容退缩。”

“我等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唯有齐心协力,方能度过此劫。”

“大家各自回去准备,务必按计划行事,不得有丝毫差错。”

——

八月,长安。

太极宫的早朝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夕。

谏议大夫褚遂良率先站出,御史大夫褚遂良率先出列,手持奏章,神色严肃,言辞激昂地奏道:

“陛下,臣听闻太子在辽东发行纸币,此乃大逆不道之举。”

“太子借发行纸币之名,大肆敛财,扩充军备,其意图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如今长安城中谣言四起,百姓皆对太子的行径忧心忡忡,人心惶惶。恳请陛下彻查,以安民心,保我大唐江山社稷。”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铁,心中五味杂陈。

对太子的谋逆之心本就心存芥蒂,如今又听闻此事,心中的疑虑更甚。

但也清楚,太子在辽东的新政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贸然动手,恐引发内乱,动摇国之根基。

此刻为了大唐之稳定,还是选择维护太子。

于是缓缓开口道:“褚爱卿,太子发行纸币一事,朕已有所耳闻。但仅凭此举,便断定其有谋逆之心,是否过于草率?”

此时,礼部尚书李纲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褚大夫所言极是。”

“自古以来,礼仪法度便是国家稳定之基石。”

“太子此举,严重破坏了传统礼仪规范。钱币之上印刻头像,实乃前所未有的僭越行为,此风若不遏制,日后恐有更多人效仿,朝廷威严将荡然无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