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真要让朕废掉太子吗(2/2)
李泰笑着说道:“房兄今日前来,真是让我这府邸蓬荜生辉啊?”
房遗直不想多聊,直接呈上记录,说道:“魏王,这是我父亲暗中探查的太子在辽东的情况,还望魏王能妥善利用。”
李泰打开记录,越看眼神越亮,兴奋地说道:“哈哈,此乃天赐良机!”
“若能将这份证据呈给父皇,太子之位必定非我莫属。”
说到这里,微微一顿,再道:“房兄,你我携手,定能成就大业。”
房遗直有些担忧地说:“魏王,此事需谨慎行事。陛下虽对太子有忌惮之心,但毕竟父子情深,若做得太过,反而会引起陛下反感。”
“而且,太子在朝中也有一些支持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李泰微微点头,认同房遗直的担忧,说道:“房兄所言极是,父皇与太子的父子之情深厚,若操之过急或手段不当,确实容易适得其反。但如今太子在辽东的势力已然如此庞大,我们必须想出一个周全之策。”
看到文书上的内容,李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震撼。
太子在辽东的发展,简直是太过于恐怖了,让李泰感觉到了害怕。
只是一个高丽,就已经这般难缠。
现在太子整合高丽,新罗,百济,又有霹雳火。
比之曾经的高丽,何止强上数倍。
就算是大唐起兵再次东征,太子依靠地势城防之利,恐怕父皇都奈何不得。
只是话又说回来。
李泰巴不得太子就窝在辽东那一亩三分地。
这样大唐太子位,就是他的了。
辽东固守可以,但想反攻大唐,那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柴令武开口道:“魏王,房兄,我倒是有个想法。”
李泰点点头:“说说看。”
柴令武继续道:“我们都清楚,陛下最为看重的便是大唐江山的稳固。”
“如今太子在辽东势力坐大,又迟迟不班师回朝,未免有自立之嫌。”
“太子已经完成大业,一统辽东,如此大的功劳,却到现在都没有半点班师回朝的意思。”
“这难道不是拥兵自重吗。”
“只要陛下一道诏书,命太子回朝,若太子不回,则陛下自是没了退路。”
“陛下为了大唐江山的稳定,以及皇权的威严,必定不会坐视不理。太子若公然抗旨,那便是公然谋反,陛下只能将其废黜。”
“魏王便可顺势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李泰眼睛一亮,道:“不错,如此这般,定然可让父皇罢免太子。”
没什么存在感的房遗爱,这时就开口道:“要是太子听从诏令回朝了呢。”
李泰哈哈大笑。
他这还是第一次觉得憨憨的房遗爱很是可爱。
“若是太子回朝,这对于本王来说,更是大好事啊。”
房遗爱闻言,摸着后脑勺有些想不通。
见到弟弟这般,房遗直很是无语。
毕竟房遗直在,柴令武便解释道:“若太子返回长安,陛下便没了忌惮,辽东也不能成为护身符,反而成了催命符。”
房遗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只是眼神依旧迷茫。
李泰笑着向房遗爱解释道:“太子回朝后,没了辽东的势力依托,在长安他便是孤家寡人。”
“我们便可在朝堂上联合众臣,对太子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进行弹劾,列举他擅自发行纸币、私自练兵、大肆敛财等诸多罪名。”
“陛下本就对太子的势力有所忌惮,届时面对群臣的弹劾,必定会严惩太子。”
“如此一来,太子之位还是要落到本位手中。”
最为重要的是,只要太子返回长安。
李泰就不必再害怕太子了。
房遗直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得尽快行动。”
“魏王,这份记录就劳烦你通过五姓七望交给褚遂良,让他寻个合适的时机呈给父皇。”
李泰点头道:“放心,本王自会安排妥当。”
——
次日。
太极宫君臣议事。
褚遂良上报:“陛下,臣近日收到一份极为重要的密报,事关太子在辽东的情况,臣反复思量,觉得此事重大,必须立刻呈于陛下过目。”
李世民闻言,心中一紧,示意褚遂良呈上来。
张阿难接过文书,放置于龙案上。
李世民翻看文书查阅。
起初,眉头只是微微皱起,可随着内容的深入,李世民脸色愈发阴沉。
太子在辽东的情况,李世民知晓一个大概。
毕竟李道宗一直有秘密汇报过来。
然而文书上的记载,却比李道宗更为详细。
李世民也想不到,太子竟然势力已然如此庞大。
按照这样的发展下去,太子将会在辽东拥有数万铁骑,更有大量战舰。
加之霹雳火这等攻城神器。
若再发展几年,恐怕还真的能反攻大唐。
届时,可就悔之晚矣。
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不得不考虑一个事情。
太子,真的要准备起兵造反吗?
即便是父子情深,可现在太子的所作所为,似乎已经完全证明了其心中所想。
“诸卿也看看吧。”
李世民让张阿难传递文书。
魏征,杨师道,房玄龄,萧瑀,李勣,岑文本几人看完后,尽皆沉默了。
这等情况,哪怕是魏征,杨师道,都不知道应该要怎么给太子说话。
毕竟事实摆在这里。
“散会吧。”
这次,李世民没有再听众人说是什么,而是带着叹息的语气吩咐道。
“是,陛下。”
众人退去后,李世民靠在龙椅上,对内侍张阿难问道:“阿难,承乾,真的想造反吗。”
这次,李世民没有再称呼为太子了。
张阿难略微沉默后,回道:“臣不知。”
李世民长叹一声,而后道:“传诏,太子一统辽东有功,令其三月之内,班师回朝,举办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