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天下岂有四十多岁的太上皇?(1/2)
酥山这种跨时代的产品,一经出现,顿时让整个长安城为之风靡。
五文钱就能买到酥山,这在普通百姓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哪怕五文钱的酥山,就刚出的孩子拳头那么大。
长安城的百姓还是有钱的,或者说现在的大唐几乎九成九的百姓都能吃饱。
就整个历史朝代来说,都是不可跨越的巅峰。
这跟人口数量有很大关系。
隋朝人口五千多万,到唐初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万。
李世民采用均田制,也就是每个男丁可分得一顷田,也就是一百亩地。
唐朝的一亩地比后世小一些,大概相当于后世八成,虽然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继承权,去世后就要重新分配。
但不仅能吃饱,还能有大量的富余。
新唐书记载: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
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
人口少,田地多,加上政策到位,这才打造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
一斗米四五钱,换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号称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尤其是人在旅途中走上数千里,都会有饭吃,根本不愁没饭吃的地步。
物资丰富,物价降低,周围小国家的人纷纷前来投靠唐朝,历史记载有一百二十万人之多。
这个时期的米是吃不完的,百姓家的仓库都要堆不下了。
当然,过了几十年后,唐朝人口上来了,米价就跟着涨了,到一百多文每斗。
安史之乱后,一斗米已经达到了7000钱的地步。
话说回来,隋末真的死了将近四千万人吗?
李承乾是不信的。
那剩下的人去哪了呢?
自然是世家大族隐匿人口了。
李承乾心里估计着,大唐至少有三千万以上的人口。
臣权凭什么压制皇权?
这是因为天下一半的人口,都被世家掌控了。
在李承乾眼里,大唐三百六十州,就相当于三百多个大小boss。
这就需要慢慢打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深深叹息。
孤这一生,当真是如履薄冰。
“殿下何故叹息?”
苏玉儿走来问道。
“想到了一些不算开心的事,你怎么来了。”
“父亲那边传来消息,让我告诉殿下,左武候中郎将苏定方,愿效忠殿下。”
苏定方?
李承乾仔细回想了下,对于这个名字似乎有些印象,但具体情况倒是不太记得了。
毕竟前世谁会无聊到把整个五千年历史都背下来。
但能让他感觉到有些熟悉,必定是能青史留名的人物,还是很值得重视的。
譬如王玄策,虽说丢凌烟阁也只能是个守门员,但那也比大多数人厉害了。
苏玉儿继续道:“苏定方将军出身武邑苏氏,跟我武功苏氏算是同宗,父亲便借升职之际,劝说引荐。”
“原本有些不顺,但其听到太子武艺后,便找到父亲希望能面见殿下。”
“苏定方是个厉害的将领,在贞观四年打东突厥的时候,仅率两百骑先登陷阵,攻破颉利可汗牙帐。”
李承乾问道:“他有这般功绩,为何还只是个中郎将?”
苏玉儿道:“是因为当时纵兵劫掠,但大破东突厥也是功劳,因此只封赏了中郎将。”
“近些年未有战事,武邑苏氏也已经没落,朝堂上没人说话,因此就一直未曾有所提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