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287章 辅弼(廿九)关原还是安土?

第287章 辅弼(廿九)关原还是安土?(1/2)

目录

日本内战开打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毕竟让日本打一场内战本来就是高务实的目标,他也为此做了足够多的铺垫。按他的计划来看,这场仗早打晚打反正都得打,否则人数太多的武士阶层必定会成为将来高演主政日本时的隐忧。

当然,也不只是为了高演,毕竟整个日本也只是高务实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只不过它这颗棋子稍微大了那么一点而已。

日本在高务实的棋盘中将要扮演的角色其实还算不错,毕竟日本人的汉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上和朝鲜、安南处于同一水平。与此同时,日本的民族特性相比安南又有一定优势——更勤奋,忍耐力也更强。

通俗点说就是既足够顺从,又足够肯干,特别适合收下当狗。只要操作得当,日本人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日本土地面积狭小而偏偏人口众多。高元辅慈悲心肠,最是看不得这般惨像,因此早就决定要为日本列岛减负。

内战也算减负,但这只是第一步。等内战打完,他们内部稳定下来,高元辅就要大量征调日本人南下南疆、南洋了,甚至可能还要征调去南亚次大陆,以作为京华麾下与安南、暹罗等汉化程度高的几个王国一个档次的“助手”存在。

当然,户籍归化制作为高务实的得意之作,南下的日本人也是一定能够享受到的。这可是高元辅对日本人的大慈大悲,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待遇。

最终这些日本人能混到哪一步,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不过高元辅回忆起他当年那个时代日本对他美爹的态度,就觉得眼下的日本人应该也是“未来可期”的。

言归正传,这次日本内战的爆发到底还是少不了外部因素的推动——换句话说,就是成田甲斐挑起的。

按理说,甲斐姬作为一个日本女子,而且是大名世家作为女武士培养的人,似乎不应该做出这种挑动日本内战的事来才对。其实不然,后世人习以为常的“民族观”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文化中并不存在,或者至少可以说,并不明显存在。

日本也是如此,他们此刻并未学懂中华文明中一个很关键的理念:华夷之辩。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也好,朝鲜也罢,亦或者安南,他们才都很喜欢使用“小中华”这个概念。殊不知,当他们在用“小中华”自称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明白“中华”的真正意涵。

与“中华”相对应的只有“蛮夷”,因为“中华”也好、“华夏”也罢,这个概念之所以会被提出,就是为了作区分——我与非我。

“我”乃是文明的中华,尔等“非我”,皆为蛮夷。

既然如此,你说你是什么“小中华”,那是个什么玩意?介于文明和野蛮的中间层吗?所以,日本什么的,别看汉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但归根结底还是没学到精髓。即便他们读的也是中国书,也知道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他们要么没弄清“我”的“族类”究竟有多大的范围,也不知道如何完美区分。

当然,他们现在本来也区分不了,因为不论是日本文化、朝鲜文化、安南文化,都是从中华文化延伸出去的,好比是某种“支流”。当他们需要弄清楚“我族类”的范围时,就必须从文化上溯源,结果一溯源就到了中华文明,那怎么区分呢?只能承认中华是他们的文化母国。

再加上日本在宋朝时就有找宋朝赴日商人“渡种”的优良传统,因此现在的日本人并不会在文明上排斥汉人,反而很愿意与汉人通婚,并认为这能让自己的后代得到某种“提升”,在家族中不仅不会受到歧视,反而还会被高看一眼。

简单地说,此时日本人的心态,就有点后世某些被籽油皿煮洗脑洗傻了的人一样,对“中华”是以膜拜为主的。有人可能会问,那丰臣秀吉是怎么能发动壬辰倭乱并把目标定在取代大明的?

道理很简单:入关。也就是“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

正因为他们自己都只敢说自己是小中华,而又心心念念那个大中华,偏巧中华文明自己也说“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那岂不是妙哉——我打进中华之后,我就成了中华了啊!还有什么理想比这样的屌丝逆袭剧本更让他们心潮澎湃?

当然,这些东西大多属于此时日本人的潜意识心理,平时他们自己都未必会去琢磨,就像如今的甲斐姬:我都是高家的人了,我当然是要为夫家打算啊!再说,这样做对成田家也有极大的好处,我为什么不做?至于你说日本,得了吧,日本不过是小中华,我都大中华了,那小中华还有什么好眷念的?

甚至在她看来,说不定“大中华”本来就是可以把“小中华”囊括在内的一个概念。这就好比你是个县令,平时听知府的话当然没问题,可哪天巡抚来了,你听巡抚的话有问题吗?那更别说是皇帝来了。

甲斐姬具体做了什么呢?当然是推波助澜,两头支助,将双方都武装起来,使得双方都认为局势已经明显对自己有利,是时候与对方决一死战,逐鹿天下了。

甚至,为了平衡双方的实力,甲斐姬还在请示过高务实之后重新给“东西两军”分配了几个砝码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