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桃源战记 > 第十二章 止戈 碎石

第十二章 止戈 碎石(2/2)

目录

与心神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后,用热流将武器包裹起来,也变得轻松。不过之前用来实验的都是铁质的兵器,没想到今天吕尘远竟然让他用木刀。

虽然材质不同,不过原理应该是想通的。只不过需要更加小心的控制热流罢了。

郑朝熙感受着与热流之间那股微妙的感应,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热流在木刀的表面薄薄的包裹了一层。

“成功了!”郑朝熙心中暗喜。

郑朝熙不敢疑迟,手中双刀急速挥砍,三年的训练,这些动作早已让他的身体形成了记忆反射,脑中甚至不用多想,手臂已自然而然的劈砍而出。

“哚哚哚哚”一阵轻微的脆响。

郑朝熙收起双刀站稳身形,身体却突然一个趔趄,右手木刀急忙拄地,这才站稳。用热流包裹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消耗也同样巨大,只要体内的那股热流消耗干净,身体便会立马变得虚弱。

刚刚郑朝熙在十息间共挥出了三十二刀,体内的热流便消耗了近八成。

经历过炼狱般的三日后,他一息间挥刀的次数再次增加。

郑朝熙深吸了一口气,待体内气息平稳,这才倒提双刀朝吕尘远行了一礼。

“请老师查验。”

吕尘远满意的微微一笑,走到两根木桩前,却见上面固定的黑色石块都是毫发无损,石块上标记的白色圆点还是清晰的标记在上面。

吕尘远对着两根木桩轻轻吹了一口气,一阵微风拂过,只见黑色石块上面标记圆点的地方,在风吹之下,纷纷化作粉尘飘散。

风停,尘散,两根木桩上的黑色石块上都出现了均匀一致的圆形空洞,不多不少,一共三十二个。

“不错!不错!”

吕尘远满意的点头笑道。

“两天的时间,对炁的运用就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还算不错。”

郑朝熙闻言有些疑问道“师傅,只是不错吗?还有,你刚刚说的气,是指我体内的那股热流吗?”

其实他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是满意,却不想只是得到吕尘远一句“还算不错”的评语,便立马问了出来,就像吕尘远十分了解他一样,他也十分了解吕尘远。吕尘远虽然偶尔也会有长辈戏弄晚辈的玩笑举动,但是在督促郑朝熙练功方面绝对都是有一说一,不带半点玩笑。

“别强撑了,过去坐会吧,我慢慢跟你说。”

吕尘远看着郑朝熙还有些摇晃的身子,指了指营帐旁的石墩说道。

二人在石墩上坐下,吕尘远从郑朝熙手中取过一柄木刀说道。

“你自小聪慧老成,能在两日的时间内就想到用炁包裹住兵器增加威力这个方法并不算出奇,但你也感受到了,你体内的炁并不能长时间的支撑你这样做。难道你就没想过,如何在增加威力的同时,让炁的使用时间更加持久?”

“嗯~~”

郑朝熙低头开始沉思,的确,当他想到用那股热流包裹兵器,让兵器的威力增加后,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却没有更加深入的去想这个问题。

只是稍稍想了片刻,郑朝熙突地抬起头,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刚要说话,便见到吕尘远用手指划过木刀的刀背,然后在刀尖的位置停了下来。

“既然只是用刀尖直刺,可用炁延刀背一线延伸至刀尖处,在此处使用适量的炁,便可达到相同的效果,何苦还要包裹整个刀身呢,你也想到了吧!”

郑朝熙点头称是,神色已经有些不自然起来。

见郑朝熙的神色变化,吕尘远满意的点了点头,凡事一点就透,这正是郑朝熙的优点之一。

“天地很大,天地之间的人也很多,古往今来,宇宙洪荒,惊才绝艳之辈犹如过江之鲫。但是这其中又有几许人,能在史册上留下了名姓,那些被遗忘之人,是他们不够才华不够吗?还是他们运道不济?其实都不是,他们所差之处就在于过于自信,顽固的相信自己的才华,导致很多时候他们看不到最简单的道理。任何事物,聪明的人看一眼,就能马上想通它的关键,甚至解决的办法,然后便去实行。可是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再多琢磨哪怕一下,便会发现,其实还有更加朴素直接的方法。骄傲蒙蔽的不只是他们的双眼,更是堵塞了他们更上一步的道路。”

“徒儿,你很聪明,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为师担心你会重走那些人的老路。你要记住,世间最实用的道理,往往就是那些看起来最简单,聪明人最不屑一顾的道理。你要谨记啊!”

吕尘远语重心长的说到。

郑朝熙这时已是羞愧难当,吕尘远所说的节省热流使用的方法,以他的聪慧,也许过几日便可想到,但确是是晚了几日,一件事晚了几天,那么十件事呢?

这还只是练功之事,不过是耽误一些时间。郑朝熙修习武学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护自己,毕竟他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老师和外祖母的羽翼之下。二则是为了报父母之仇,想一想他的仇家都有谁,亲舅舅是大晏皇帝,叱罗威是手握军权的上柱国,左相杜若普、监察御史胡惠之可都是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他的这条复仇之路可以说是艰辛异常,在这其间,若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自负而犯下哪怕一个判断失误,恐怕都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凡事必要探究根底,三思而后行,切记!切记啊!”

听得吕尘远的告诫之语,郑朝熙更感羞愧,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着老师躬身一礼。

“徒儿谨记于心!”

目录
返回顶部